[發明專利]一種環保用生物垃圾回收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983890.2 | 申請日: | 2021-08-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71425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30 |
| 發明(設計)人: | 林淑芬 | 申請(專利權)人: | 林淑芬 |
| 主分類號: | B09B3/00 | 分類號: | B09B3/00;B02C18/12;B02C18/24;B30B9/3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110 廣東省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環保 生物 垃圾 回收 設備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垃圾回收設備,尤其涉及一種環保用生物垃圾回收設備。本發明提供一種可以對垃圾進行充分擠壓,可以減輕人們的勞動量的環保用生物垃圾回收設備。一種環保用生物垃圾回收設備,包括:支撐架,其頂部設有外殼;第一支撐桿,位于支撐架一側的位置設有第一支撐桿;第一滑桿,第一支撐桿上側對稱設有第一滑桿;滑塊,兩根第一滑桿一側均滑動式設有滑塊;收集框,兩塊滑塊之間轉動式設有用于收集垃圾的收集框,收集框可以在外殼內滑動。氣缸伸縮桿縮短將帶動擠壓板向下移動,使得擠壓板擠壓垃圾,將垃圾擠壓成塊狀,如此可自動擠壓攪碎完畢的垃圾進行回收,更加環保,且無需人工擠壓,減輕人們的勞動量。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垃圾回收設備,尤其涉及一種環保用生物垃圾回收設備。
背景技術
生物垃圾是生物界的垃圾,環保是每個人都需要做到的,生物垃圾每天都會產生很多,為了節約環保,可以將垃圾攪碎壓縮減容后,再進行后期物理加工利用,市面上常見的垃圾回收裝置在對垃圾攪碎后,還需人工使用壓板對垃圾進行擠壓,使垃圾成為塊狀進行回收,但因人工擠壓的方式力度不夠,無法很好的擠壓減容,擠壓不夠充分,影響后期的收集,且人們的勞動量大。
因此,需要設計一種可以對垃圾進行充分擠壓,可以減輕人們的勞動量的環保用生物垃圾回收設備。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人工擠壓的方式力度不夠,無法很好的擠壓減容,擠壓不夠充分,影響后期的收集,且人們的勞動量大的缺點,技術問題為:提供一種可以對垃圾進行充分擠壓,可以減輕人們的勞動量的環保用生物垃圾回收設備。
技術方案是:一種環保用生物垃圾回收設備,包括:支撐架,其頂部設有外殼;第一支撐桿,位于支撐架一側的位置設有第一支撐桿;第一滑桿,第一支撐桿上側對稱設有第一滑桿;滑塊,兩根第一滑桿一側均滑動式設有滑塊;收集框,兩塊滑塊之間轉動式設有用于收集垃圾的收集框,收集框可以在外殼內滑動;第一扭簧,收集框與滑塊之間連接有第一扭簧;第一彈簧,滑塊與同側的第一滑桿之間連接有第一彈簧;攪碎機構,外殼一側設有用于將垃圾攪碎的攪碎機構;擠壓機構,外殼另一側設有用于擠壓垃圾的擠壓機構。
作為更進一步的優選方案,攪碎機構包括:第一固定桿,外殼一側對稱設有第一固定桿;攪碎框,兩根第一固定桿頂部之間設有攪碎框;第一固定架,攪碎框一側對稱設有第一固定架;防護框,兩個第一固定架頂部之間設有防護框;電機,防護框內設有電機;第二固定架,攪碎框內上側設有第二固定架;攪碎刀,第二固定架中間轉動式設有用于將垃圾攪碎的攪碎刀;轉軸,第二固定架一側轉動式設有轉軸,轉軸與電機輸出軸相連;錐齒輪,轉軸一側與攪碎刀底部均設有錐齒輪,兩個錐齒輪相嚙合;導向框,攪碎框底部設有導向框,導向框與外殼相通。
作為更進一步的優選方案,擠壓機構包括有第一固定塊、氣缸和擠壓板,外殼左部下側設有第一固定塊,第一固定塊頂部設有氣缸,氣缸伸縮桿上設有擠壓板,擠壓板可以在外殼與收集框內滑動。
作為更進一步的優選方案,還包括有控制機構,控制機構包括:第一轉桿,攪碎框下部轉動式設有第一轉桿;轉板,第一轉桿中間設有轉板,轉板位于攪碎框內部;第二扭簧,第一轉桿與攪碎框之間連接有兩個第二扭簧。
作為更進一步的優選方案,還包括有擋料機構,擋料機構包括:第二固定桿,擠壓板上部對稱設有第二固定桿;第一楔形桿,兩根第二固定桿下側均滑動式設有第一楔形桿;第二彈簧,第一楔形桿與同側的第二固定桿之間連接有第二彈簧;第二固定塊,外殼上部一側位于第一固定架上側的位置對稱設有第二固定塊,攪碎框一側對稱也設有第二固定塊;第二滑桿,同側的兩個第二固定塊之間均連接有第二滑桿;擋板,兩根第二滑桿之間滑動式設有可用于擋住攪碎完畢的垃圾的擋板,擋板擋住導向框;第三彈簧,擋板與下側第二固定塊之間連接有第三彈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林淑芬,未經林淑芬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98389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