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應用于負載電阻的電流檢測電路和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983735.0 | 申請日: | 2021-08-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671236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7-25 |
| 發明(設計)人: | 楊朝龍;張志浩;章國豪;劉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R19/00 | 分類號: | G01R1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彭東威 |
| 地址: | 51006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應用于 負載 電阻 電流 檢測 電路 設備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應用于負載電阻的電流檢測電路和設備,包括兩組以上的電源處理電路和一個單刀開關;每組電源處理電路包括一個二極管、一個上拉電阻和一個MOS管;每組電源處理電路的二極管陰極連接單刀開關的一端,陽極連接MOS管的G極,單刀開關的另一端接地,上拉電阻一端接一個接入電源的正端,接入電源的負端接地,MOS管的S極連接接入電源的正端,D極連接一個輸出電源正端,輸出電源的負端接地。解決了存在多路輸入電源的電子產品的電源控制電路使用具有一個控制端和多路連接端的開關,造成電路體積大和器件成本高,不利于推廣應用的技術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流檢測電路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應用于負載電阻的電流檢測電路和設備。
背景技術
串聯電阻檢測結構是常用的一種電流檢測方式,傳統的串聯電阻檢測結構如圖7所示,圖7中,AMP為運算放大器,MP1為P型MOS管,R1,R2,R3為電阻,且R1=R2,VSENSE為放大后的采樣電壓,VIN為電源系統的負載線,RSENSE為串聯到負載線上的電阻,ILOAD為負載電流。該串聯電阻電流檢測電路需要電流采樣保持電路,調控精度不高,難以在精密系統中應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應用于負載電阻的電流檢測電路和設備,不需要電流采樣保持電路,適用于高精度檢測系統。
有鑒于此,本發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應用于負載電阻的電流檢測電路,包括軌到軌跨導運放電路和輸出回路;
軌到軌跨導運放電路的輸入端連接待檢測電路,輸出端連接輸出回路;
軌到軌跨導運放電路包括十三個NMOS管和十二個PMOS管;
第一NMOS管、第二NMOS管和第一PMOS管構成偏置電路,第一NMOS管的D極連接第二NMOS管的S極,第二NMOS管的D極連接第一PMOS管的S極;
第二PMOS管和第三PMOS管構成第一電流鏡,第四PMOS管和第五PMOS管構成第二電流鏡,第三NMOS管和第四NMOS管構成第三電流鏡,第十NMOS管和第十一NMOS管構成第四電流鏡,第十二NMOS管和第十三NMOS管構成第五電流鏡,第六PMOS管和第八PMOS管構成第六電流鏡;
第九PMOS管、第十PMOS管、第十一PMOS管和第十二PMOS管構成第一共源共柵差分對管,第九PMOS管的D極和第十一PMOS管的S極連接,第十PMOS管的D極和第十二PMOS管的S極連接,第六NMOS管、第七NMOS管、第八NMOS管和第九NMOS管構成第二共源共柵差分對管,第八NMOS管的S極和第六NMOS管的D極連接,第九NMOS管的S極和第七NMOS管的D極連接;
第一NMOS管、第三NMOS管、第四NMOS管、第十NMOS管、第十一NMOS管、第十二NMOS管和第十三NMOS管的S極接地,第一PMOS管、第二PMOS管、第三PMOS管、第四PMOS管、第五PMOS管、第六PMOS管、第七PMOS管和第八PMOS管的S極接直流電源;
第一NMOS管的G極與第五NMOS管的G極連接,第五NMOS管的D極與第六NMOS管、第七NMOS管的S極連接;
第二NMOS管的D極與第一PMOS管的G極連接,第二PMOS管的G極還連接第七PMOS管的G極,第七PMOS管的D極連接第九PMOS管、第十PMOS管的S極;
第八PMOS管的G極和D極連接,第八PMOS管的D極和第十三NMOS管的D極連接,第十三NMOS管的G極和第十二PMOS管的D極連接,第十二NMOS管的D極和第十二PMOS管的D極連接;
第十一NMOS管的G極和D極連接,第十一NMOS管的D極和第十一PMOS管的D極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工業大學,未經廣東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98373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