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不中斷血流多器官修復、轉運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983139.2 | 申請日: | 2021-08-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412834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09 |
| 發明(設計)人: | 趙強;黃金波;李冶夫;陳宏琿;張濤;年慶偉;郭志勇;何曉順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
| 主分類號: | A01N1/02 | 分類號: | A01N1/02 |
| 代理公司: | 廣州嘉權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謝岳鵬 |
| 地址: | 510080 ***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不中 斷血流 器官 修復 轉運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不中斷血流多器官修復、轉運裝置,包括用于存儲各器官的第一灌注倉、第二灌注倉和第三灌注倉,第一泵設置在第一管道上,第一管道的兩端分別與第一灌注倉和第二灌注倉連接,第二泵設置在第二管道上,第二管道的兩端分別與第一灌注倉和第二灌注倉連接,第三泵設置在第三管道上,第三管道的兩端分別與第一灌注倉和第三灌注倉連接,第四泵設置在第四管道上,第四管道的兩端分別與第一灌注倉和第三灌注倉連接。本發明的不中斷血流多器官修復、轉運裝置能夠對多器官進行修復,并利用腎臟維持電解質尿素等成分的穩定,避免損傷肝細胞及膽道,提高器官的修復性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不中斷血流多器官修復、轉運裝置。
背景技術
器官供需矛盾嚴重:肝腎移植是治療終末期肝腎疾病的首選治療方法,全球等待肝腎移植的患者數量逐年增加,器官供需比例嚴重失衡。器官供需矛盾導致等待器官移植患者的死亡率居高不下。因此,如何擴大捐獻器官的數量成為移植領域亟需盡快攻克的關鍵問題。針對器官短缺問題,移植界提出了許多策略來解決器官短缺的問題。其中,改善及利用邊緣移植物成為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DCD等邊緣移植物利用率亟待提高:器官移植供體主要有兩類,一類是腦死亡供體(Donation after Brain Death,DBD),一類是心臟死亡供體(Donation afterCirculatory Death,DCD)。對于前者,本研究團隊開創的無缺血器官移植技術以及不中斷血流器官移植設備,大大提升以及維護了腦死亡供體移植物的質量,腦死亡供體移植物利用率已經得到較大地提升。而對于心臟死亡供體捐獻的移植物,循環衰竭后器官由于發生血流淤滯、缺血等情況而質量大為下降,臨床上通常將其視為邊緣移植物而被放棄用于移植,利用率極低。
當前邊緣移植物保護措施匱乏:冷保存仍然是當前臨床最為常用離體器官保存方式,但是,邊緣移植物對于冷保存的耐受性很差。有研究表明,與標準移植物相比,邊緣移植物接受冷保存后,因移植物原發性無功能、膽道并發癥而導致移植失敗的風險大大增加。此外,冷保存意味著離體移植物要經歷長時間缺血,器官缺血損傷不可避免。缺血再灌注損傷是影響移植預后的最重要因素,可導致術后原發性移植物無功能(發生率6%)、早期移植物功能不全(發生率43.8%)、缺血性膽道病(發生率9%)、復流后綜合征(發生率53.6%),患者1年生存率僅84.6%。目前,專利CN202010208526.4、CN201811392862.8、CN201811432911.6、CN201710447818.1等均公開了肝臟灌注保存裝置。但是,以上專利均為單一肝臟灌注系統,未涉及多器官聯合保存灌注,缺乏對于離體器官尤其是邊緣器官的修復維護功能,同時,以上專利并未涉及對于離體器官的不中斷血流轉運。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發明提出一種不中斷血流多器官修復、轉運裝置,可以能夠對多個器官進行聯合修復,提高器官的鮮活度。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不中斷血流多器官修復、轉運裝置,包括,
第一灌注倉,用于存儲肝臟;
第二灌注倉,用于存儲第一腎臟;
第三灌注倉,用于存儲第二腎臟;
第一管道和第一泵,所述第一泵設置在所述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一端與所述第一灌注倉連接,所述第一管道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灌注倉連接;
第二管道和第二泵,所述第二泵設置在所述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的一端與所述第一灌注倉連接,所述第二管道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灌注倉連接;
第三管道和第三泵,所述第三泵設置在所述第三管道,所述第三管道的一端與所述第一灌注倉連接,所述第三管道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三灌注倉連接;
第四管道和第四泵,所述第四泵設置在所述第四管道,所述第四管道的一端與所述第一灌注倉連接,所述第四管道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三灌注倉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未經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98313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異構多核數據的傳輸方法、裝置、設備及存儲介質
- 下一篇:半導體檢測夾緊工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