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海綿城市雨水排水調節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980103.9 | 申請日: | 2021-08-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65315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16 |
| 發明(設計)人: | 秦渝;熊毅;楊曦;唐維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西恒工程咨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3F3/04 | 分類號: | E03F3/04;E03F5/10;E03F5/14;E03B3/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00020 重慶***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海綿 城市 雨水 排水 調節 系統 | ||
本申請涉及海綿城市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海綿城市雨水排水調節系統,其包括沿排水溝靠近市政排水管網的方向依次設置的前置調蓄區和后置調蓄區,前置調蓄區包括用于儲存雨水的沉淀池,后置調蓄區包括用于儲存雨水的溢流池,溢流池的下方設有與溢流池相連通的雨水排流裝置,溢流池內設有雨水溢流裝置和控制裝置,雨水排流裝置和雨水溢流裝置均與市政排水管網相連通,控制裝置用于控制溢流池與雨水排流裝置的通斷關系。本申請具有以下效果:當降雨量較大時,控制裝置使得溢流池和雨水排流裝置連通,溢流池內的雨水可以通過雨水排流裝置排出,從而使得溢流池內的雨水可以及時排走,進而達到使得路面不易產生積水的目的。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海綿城市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海綿城市雨水排水調節系統。
背景技術
海綿城市是指城市可以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其在下雨時進行吸水和蓄水,并在需要用水時將蓄存的水進行“釋放”并加以利用。
海綿城市的蓄水措施包括但不限于雨水的收集。相關技術中,通常在路面兩側設置排水溝,雨水降落在地面后流入排水溝內;排水溝通過雨水管與市政排水管網相連通,以使得排水溝可以將雨水導入市政排水管網內。同時,市政排水管網與地下蓄水裝置相連通,可以使得雨水最終被收集在地下蓄水裝置內儲存。
針對上述中的相關技術,發明人認為在在降雨量較大的情況下,雨水來不及從排水溝流入市政排水管網內,易致使雨水在路面形成積水,存在不便。
發明內容
為了使得雨水不易在在路面形成積水,本申請提供一種海綿城市雨水排水調節系統。
本申請提供的一種海綿城市雨水排水調節系統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海綿城市雨水排水調節系統,包括沿排水溝靠近市政排水管網的方向依次設置的前置調蓄區和后置調蓄區,所述前置調蓄區包括用于儲存雨水的沉淀池,所述后置調蓄區包括用于儲存雨水的溢流池,所述溢流池的下方設有與溢流池相連通的雨水排流裝置,所述溢流池內設有雨水溢流裝置和控制裝置,所述雨水排流裝置和雨水溢流裝置均與市政排水管網相連通,所述控制裝置用于控制溢流池與雨水排流裝置的通斷關系。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雨水從排水溝排出后,首先在沉淀池內沉降,然后再流入溢流池內,沉淀池和溢流池均可以進行雨水的儲蓄。當降雨量較小時,控制裝置使得溢流池與雨水排流裝置斷開,溢流池內的雨水通過雨水溢流裝置排出;當降雨量較大時,控制裝置使得溢流池和雨水排流裝置連通,溢流池內的雨水可以通過雨水排流裝置排出,從而使得溢流池內的雨水可以及時排走,進而達到使得路面不易產生積水的目的。
可選的,所述雨水溢流裝置包括溢流主管和溢流豎管,所述溢流主管連通在溢流池和市政排水管網之間,所述溢流豎管設在溢流主管靠近溢流池的一端,且溢流豎管沿遠離溢流池池底的方向延伸,所述溢流豎管遠離溢流主管的一端設有雨水斗。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降雨量較少,且溢流池內蓄水時,雨水中的污泥雜質同樣在溢流池內發生沉淀,沉淀后的雨水通過雨水斗進入溢流豎管內,并通過溢流主管匯聚至市政排水管網中,從而使得溢流池內的雨水不易溢出。
可選的,所述雨水排流裝置包括蓄水井和排流管道,所述蓄水井設在溢流池下方,所述排流管道連通在蓄水井和市政排水管網之間。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降雨量較多,且控制裝置使得溢流池與雨水排流裝置連通時,溢流池內的雨水流入蓄水井內儲存,并且蓄水井內的蓄水可以通過排流管道通入市政排水管網中,同樣可以達到使得溢流池內的雨水不易溢出的目的。
可選的,所述控制裝置包括隔斷層和擋水組件,所述隔斷層設在蓄水井和溢流池之間,所述隔斷層設有與蓄水井相連通的通水槽,所述擋水組件轉動設置在通水槽的開口處且用于控制通水槽與溢流池的通斷關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西恒工程咨詢有限公司,未經重慶西恒工程咨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980103.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