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快速構筑沿空留巷的支撐結構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976962.0 | 申請日: | 2021-08-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550763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02 |
| 發明(設計)人: | 孫偉博;王燕;高雪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E21D11/08 | 分類號: | E21D11/08;E21D11/00;E21F17/18 |
| 代理公司: | 西安銘澤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耿路 |
| 地址: | 710054 陜西***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快速 構筑 沿空留巷 支撐 結構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種快速構筑沿空留巷的支撐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支撐塊(1),頂部開設有用于放置膨脹劑的第一凹槽(2),中部開設有用于放置應力應變傳感器(10)的第二凹槽(3),底部開設有多個第三凹槽(4);
下支撐塊(5),底部置于回采煤壁底壁上,頂部開設有多個與第三凹槽(4)一一對應的第四凹槽(6);
連接筋(7),設置為多個,用于連接上支撐塊(1)和下支撐塊(5),各連接筋(7)的頂端插入各第三凹槽(4)內,各連接筋(7)的底端插入第四凹槽(6)內,且各連接筋(7)的底端位于第四凹槽(6)的底壁上方;
兩個中支撐塊(8),分別對稱設在上支撐塊(1)與下支撐塊(5)之間,且兩個中支撐塊(8)的支撐強度均小于上支撐塊(1)和下支撐塊(5)的支撐強度,兩個中支撐塊(8)上均開設有多個弧形槽(9),位于兩個中支撐塊(8)上相對設置的兩個弧形槽(9)拼接后嵌套在連接筋(7)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快速構筑沿空留巷的支撐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連接筋(7)底端均為錐形結構。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快速構筑沿空留巷的支撐結構,其特征在于,兩個拼接后嵌套在連接筋(7)上的弧形槽(9)與連接筋(7)之間的空隙內填充有多個條形塊,所述多個條形塊與制備中支撐塊(8)的材料相同。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快速構筑沿空留巷的支撐結構,其特征在于,相鄰的兩個第三凹槽(4)之間間距為0.75m-0.85m。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快速構筑沿空留巷的支撐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撐塊(1)底面和下支撐塊(5)頂面均為矩形。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快速構筑沿空留巷的支撐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撐塊(1)底面和下支撐塊(5)頂面均為正方形,該正方形的邊長為3m-3.5m。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快速構筑沿空留巷的支撐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第三凹槽(4)均呈矩陣分布。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快速構筑沿空留巷的支撐結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S1:將上支撐塊(1)、下支撐塊(5)以及中支撐塊(8)分別根據巷道斷面尺寸提前預制,且上支撐塊(1)、下支撐塊(5)以及中支撐塊(8)組裝后總高低于沿空留巷的總高100-150mm;
S2:將上述S1預制好的上支撐塊(1)、下支撐塊(5)以及中支撐塊(8)運送至采煤工作面前方5-10m處,并在靠近開采工作面3-5m處開設固定下支撐塊(5)的缺口,并將下支撐塊(5)固定在缺口處,然后將各連接筋(7)底端插入各第四凹槽(6)內,再將各連接筋(7)頂端插入與第四凹槽(6)對應的第三凹槽(4)內;此時用千斤頂將上支撐塊(1)支起,將兩個中支撐塊(8)分別由左右兩側推入上支撐塊(1)和下支撐塊(5)之間,此時設在兩個中支撐塊(8)上的各弧形槽(9)拼接后套在各連接筋(7)的外部,然后向拼接套在各連接筋(7)外部的弧形槽(9)內填充制備多個條形塊,撤去千斤頂,再向第一凹槽(2)內注入定量的水,使膨脹劑膨脹接頂;
S3:隨著工作面開采的推進,為了對采空區一側持續進行支護和封閉,因此按照上述S2將上支撐塊(1)、下支撐塊(5)以及中支撐塊(8)進行組裝,并按順序依次沿巷道布置在靠近采空區一側,并在每隔20-100m的第二凹槽(3)內安裝一應力應變傳感器(10)。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快速構筑沿空留巷的支撐結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組裝后的上支撐塊(1)、下支撐塊(5)以及中支撐塊(8)外側利用槽鋼連接加固。
10.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快速構筑沿空留巷的支撐結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預制的上支撐塊(1)和下支撐塊(5)均由以下質量分數配比的原料組分制成:煤矸石40-50%、粉煤灰5-10%、水泥18-25%、沙子5-10%、石子10-15%,水9-15%;預制中支撐塊(8)由以下質量分數配比的原料組分制成:煤矸石50-55%、粉煤灰5-10%、水泥15-20%、沙子5-10%、石子5-10%、水10-15%、石棉網1-2%以及交聯劑1-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科技大學,未經西安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976962.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