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型儲能集裝箱消防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976384.0 | 申請日: | 2021-08-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79746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2-17 |
| 發明(設計)人: | 范元亮;連慶文;吳涵;黃興華;陳偉銘;方略斌;余帆;孫俊敏;張振宇;王健;錢健;黃毅標;吳振輝;甘露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福建時代星云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2C3/16 | 分類號: | A62C3/16;A62C31/00;H01M10/613;H01M10/627;H01M10/6556;H01M10/6567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創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郭東亮;蔡學俊 |
| 地址: | 350003 福***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集裝箱 消防系統 | ||
本發明提出一種新型儲能集裝箱消防系統,用于向集裝箱內作為儲電設備使用的電箱提供消防功能,電箱內以多個電芯形成儲電模塊,所述消防系統包括設于電箱內部的水冷管道;電箱底部的水冷管道形成對電芯的側面部位進行散熱的第一散熱結構;電箱內的電芯之間的水冷管道豎向設置形成對電芯頂面部位進行散熱的第二散熱結構;當電芯熱失控時,電芯產生的高溫從電芯頂面逸出并熔化第二散熱結構內的水冷管道管壁,使水冷管道內的水流出并浸沒電芯以執行消防功能;本發明能對儲能集裝箱內的儲能電芯提供消防功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消防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新型儲能集裝箱消防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的推廣應用,儲能技術也隨之發展,而鋰電池因為能量比較高、使用壽命長、額定電壓高、具備高功率承受力、自放電率很低、重量輕、綠色環保以及生產基本不消耗水等優點,逐漸成為儲能的主流產品。
通常情況下,儲能集裝箱內部都布置有消防系統,通常都布置有傳感器來進行預警和觸發;傳統的消防設計是采用通過管網直接從電箱外部進行滅火;但是,傳統的方法存在如下缺點:無法撲滅較大火勢,且撲滅后存在復燃風險。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出一種新型儲能集裝箱消防系統,能對儲能集裝箱內的儲能電芯提供消防功能。
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新型儲能集裝箱消防系統,用于向集裝箱內作為儲電設備使用的電箱提供消防功能,電箱內以多個電芯形成儲電模塊,所述消防系統包括設于電箱內部的水冷管道;電箱底部的水冷管道形成對電芯的側面部位進行散熱的第一散熱結構;電箱內的電芯之間的水冷管道豎向設置形成對電芯頂面部位進行散熱的第二散熱結構;當電芯熱失控時,電芯產生的高溫從電芯頂面逸出并熔化第二散熱結構內的水冷管道管壁,使水冷管道內的水流出并浸沒電芯以執行消防功能。
所述電芯水平橫置地安裝于電箱內;電芯的頂面朝向電箱側面。
所述電芯的頂面處設有防爆閥,當電芯熱失控時,所述防爆閥開啟,使電芯失控產生的高溫逸出并與第二散熱結構內的水冷管道接觸。
所述第一散熱結構與電芯側面部位之間、第二散熱結構與電芯頂面部位之間均設有導熱介質。
所述第二散熱結構內的水冷管道穿過電芯所在部位后,在儲電設備的母排處形成對母排散熱的第三散熱結構;所述第三散熱結構經導熱介質與母排相連以對母排散熱。
所述水冷管道通過分設于電箱底部兩側處的進水口、出水口與水冷系統相連。
所述電箱為密封結構,當執行消防功能時,水冷管道內流出的水可完全浸沒電箱內的所有電芯。
所述第一散熱結構為電箱底部處的水冷板。
所述第二散熱結構內的水冷管道由可被電芯熱失控溫度熔化的材料制備成型。
本發明所述方案,可在發揮消防功能時完全浸沒電箱電芯,因此可有效撲滅較大火勢,降低復燃風險。
與傳統方式相比,傳統的水冷散熱結構采用在電芯的底部放置水冷板進行散熱,但由于電芯底部的面積占比很小,導致散熱效果較差,影響電芯的壽命;且無法實現防止熱失控的功能,存在安全隱患,本發明所述方案,可同時實現散熱功能和消防功能,結構緊湊,而且通過管壁熔化方式啟動消防功能,可靠性高。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附圖1是本發明的示意圖;
附圖2是本發明的另一示意圖;
圖中:1-進水口;2-第一散熱結構;3-出水口;4-導熱介質;5-第三散熱結構;6-第二散熱結構;7-電箱;8-電芯。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福建時代星云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福建時代星云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97638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速響應分隔式燃燒系統及發動機
- 下一篇:薄壁混凝土空心樓蓋施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