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富水復合地層疏水降壓穩定掌子面的施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976084.2 | 申請日: | 2021-08-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565566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3-28 |
| 發明(設計)人: | 琚國全;趙萬強;譚永杰;鄭長青;楊云;陳偉;張海波;張志強;許鵬;粟威;岳建楠;杜宇本;汪輝武;辜英晗;王李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F16/02 | 分類號: | E21F16/02;E21D11/10;F42D3/04 |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1226 | 代理人: | 溫國杰;何強 |
| 地址: | 610000 ***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復合 地層 疏水 降壓 穩定 掌子面 施工 方法 | ||
1.富水復合地層疏水降壓穩定掌子面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S1、探測富水復合地層(102)的位置,計算掌子面(101)至富水復合地層(102)的最小安全距離;
S2、當掌子面(101)到富水復合地層(102)的實際距離大于最小安全距離時,在掌子面(101)的中上部鉆設交錯布置的炸藥孔(103)和容積補償孔(104);所述炸藥孔(103)和容積補償孔(104)均沿掌子面(101)至富水復合地層(102)的方向延伸;所述炸藥孔(103)和容積補償孔(104)的深度均小于掌子面(101)到富水復合地層(102)的實際距離;
S3、在每個炸藥孔(103)的底部裝設炸藥(105);然后起爆炸藥(105),以在巖體內形成將富水復合地層(102)、炸藥孔(103)和容積補償孔(104)相互連通的炮振裂隙(106);然后通過炸藥孔(103)和容積補償孔(104)將富水復合地層(102)內的地下水排走;
所述炸藥孔(103)內裝設炸藥(105)的線裝藥密度按公式(1)計算:
其中,q1為線裝藥密度,單位是kg/m;σc為巖石的單軸抗壓強度,單位是MPa;a為相鄰孔之間的間距,單位是m;db為炸藥孔的直徑,單位是m;
S4、當炸藥孔(103)或容積補償孔(104)內的排水量小于10m3/h后,將所有炸藥孔(103)和容積補償孔(104)注漿加固;
S5、當所有炸藥孔(103)和容積補償孔(104)注漿加固完成后,從掌子面(101)處進行隧道洞身的開挖作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富水復合地層疏水降壓穩定掌子面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炸藥孔(103)的底部到富水復合地層(102)的距離為L1;其中,0.2m≤L1≤0.5m;所述炸藥孔(103)內裝設炸藥(105)的長度為L2;其中,4.4×L1≤L2≤10.55×L1。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富水復合地層疏水降壓穩定掌子面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炸藥孔(103)和容積補償孔(104)的孔徑相等,且任意相鄰兩孔之間的距離相等。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富水復合地層疏水降壓穩定掌子面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炸藥孔(103)和容積補償孔(104)的孔徑為40-100mm;任意相鄰兩孔之間的距離為孔徑的7-12倍。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富水復合地層疏水降壓穩定掌子面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掌子面(101)的邊部到每個炸藥孔(103)的最小距離為0.5m;所述掌子面(101)的邊部到每個容積補償孔(104)的最小距離為0.5m。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富水復合地層疏水降壓穩定掌子面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2中,所述炸藥孔(103)和容積補償孔(104)沿掌子面(101)至富水復合地層(102)的方向向上傾斜設置。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富水復合地層疏水降壓穩定掌子面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炸藥孔(103)和容積補償孔(104)分別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為β;其中,4°≤β≤8°。
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富水復合地層疏水降壓穩定掌子面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4中,當向某一炸藥孔(103)或容積補償孔(104)注漿時,以未注漿的炸藥孔(103)或容積補償孔(104)有漿液流出作為終止注漿的判斷標準。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富水復合地層疏水降壓穩定掌子面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掌子面(101)至富水復合地層(102)的最小安全距離按公式(2)計算:
其中,L為掌子面(101)至富水復合地層(102)的最小安全距離,單位是m;σ3為極限平衡狀態下碎屑流地層對巖盤的側向壓力,單位是Pa;D為隧道洞徑,單位是m;為巖盤處巖體內摩擦角,單位是°;σ1′為巖盤處豎向土壓力,單位是Pa;λ′為巖盤處側壓力系數;c′為巖盤處巖體內黏聚力,單位是Pa。/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未經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976084.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