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光纖通信網絡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971806.5 | 申請日: | 2021-08-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63018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09 |
| 發明(設計)人: | 張林;童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華智信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B10/25 | 分類號: | H04B10/25;H04Q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夏正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017 | 代理人: | 韓登營 |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光纖通信 網絡 系統 | ||
本申請提供了一種光纖通信網絡系統,包括光纖通信卡、PCIE交換模塊和若干個CPU,其中一個為主CPU,其他為從CPU;所述主CPU連接所述PCIE交換模塊的RC端,所述從CPU連接所述PCIE交換模塊的EP端,所述PCIE交換模塊連接所述光纖通信卡,所述光纖通信卡用于實現與光纖交換機的數據交互;所述從CPU通過所述PCIE交換模塊與所述主CPU進行數據交互;所述主CPU通過所述PCIE交換模塊與所述光纖通信卡進行數據交互。本申請能夠減少光纖通信卡的資源閑置時間,提高光纖通信卡的利用率。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通信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光纖通信網絡系統。
背景技術
現代航空電子系統的綜合化程度在不斷提高,從20世紀70年代的分立式航空電子系統,到聯合式航空電子系統,再到現在先進的綜合式航空電子系統,原來單節點的通信正逐步被多節點的復雜通信所代替,原來單一的通信鏈路正逐步被統一的通信網絡所代替。航空電子網絡跟一般商用存儲區域網絡的不同在于它主要運行在航空航天等極端惡劣的環境下,針對其工作環境的特殊性,在針對設備和網絡的設計時需要采用較高的可靠性和穩定性。光纖通道協議(Fiber Channel Protocol)的制定,極大地滿足了該需求,因此,光纖網絡(FC網絡)在現代的航空電子系統中應用越來越廣泛。當前,光纖網絡在我國航空工業中飛速發展并已經應用在多種機型中。
然而目前的光纖網絡系統中,為了保證數據傳輸的及時性和獨占性,光纖網絡系統往往采用的是一塊CPU接入一張光纖通信卡的物理結構,直接進行數據傳輸,無法支持多個CPU同時訪問一個光纖通信卡,導致光纖通信卡利用率低,資源浪費且系統成本較高。因此,為了解決數據共享一塊光纖通信卡的資源調度問題,實現高速光纖傳輸通道共享的問題是本領域技術人員目前需要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申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光纖通信網絡系統,能夠減少光纖通信卡的資源閑置時間,提高光纖通信卡的利用率。
本申請提供了一種光纖通信網絡系統,包括光纖通信卡、PCIE交換模塊和若干個CPU,其中一個為主CPU,其他為從CPU;
所述主CPU連接所述PCIE交換模塊的RC端,所述從CPU連接所述PCIE交換模塊的EP端,所述PCIE交換模塊連接所述光纖通信卡,所述光纖通信卡用于實現與光纖交換機的數據交互;
所述從CPU通過所述PCIE交換模塊與所述主CPU進行數據交互;所述主CPU通過所述PCIE交換模塊與所述光纖通信卡進行數據交互。
由上,本申請將光纖通信卡通過PCIE交換模塊掛在主CPU上,其余的從CPU通過該PCIE交換模塊訪問該主CPU,并通過該PCIE交換模塊實現與主CPU的數據交互,該主CPU通過該PCIE交換模塊實現與光纖通信卡的數據交互,從而實現多個CPU共享一張光纖通信卡的目的,減少光纖通信卡的資源閑置時間,提高光纖通信卡的利用率。
可選的,所述主CPU發送數據時,通過DMA傳輸方式向所述PCIE交換模塊發送數據,并通過所述PCIE交換模塊中轉將所述數據發送至所述光纖通信卡或所述從CPU。
由上,主CPU作為PCIE交換模塊的RC端,可實現數據的讀寫操作,具體可通過DMA傳輸方式傳輸數據,當該主CPU需要發送數據時,可通過DMA傳輸方式將數據發送至PCIE交換模塊,并通過該PCIE交換模塊中轉,發送至目的地址對應的光纖通信卡或從CPU。
可選的,所述主CPU根據接收的MSI中斷,通過所述PCIE交換模塊在所述光纖通信卡或所述CPU的內存中讀取數據。
可選的,所述MSI中斷中攜帶有MSI地址,所述主CPU根據預配置的MSI地址與PCIE交換模塊的端口的對應關系,讀取所述MSI地址對應的PCIE交換模塊的端口所連接的所述光纖通信卡或所述從CPU的數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華智信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未經北京華智信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97180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