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帶撥桿研磨系統及其研磨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971188.4 | 申請日: | 2021-08-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57845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02 |
| 發明(設計)人: | 錢劍飛;張志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集韻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2C4/10 | 分類號: | B02C4/10;B02C4/28;B02C4/30;B02C4/4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惟臻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398 | 代理人: | 陳志鋒 |
| 地址: | 313299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阜溪***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帶撥桿 研磨 系統 及其 方法 | ||
1.一種帶撥桿研磨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撥桿(1)、研磨裝置(2)和電機(3),撥桿(1)設在研磨裝置(2)上方,撥桿(1)包括撥桿(1)底部的螺紋部(20),螺紋部(20)與研磨裝置(2)連接,電機(3)分別與研磨裝置(2)和撥桿(1)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撥桿研磨系統,其特征在于:研磨裝置(2)包括轉子(4)和定子(5),撥桿(1)連接在轉子(4)頂部中心,定子(5)包裹在轉子(4)外部。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帶撥桿研磨系統,其特征在于:轉子(4)外側設有第一螺旋紋(61),定子(5)內側設有第二螺旋紋(62),第一螺旋紋(61)和第二螺旋紋(62)傾斜角度為60°~80°,第二螺旋紋(62)呈下錐度,第一螺旋紋(61)呈上錐度,第二螺旋紋(62)和第一螺旋紋(61)配合嵌套。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帶撥桿研磨系統,其特征在于:轉子(4)上設有弧狀凸起部(7),弧狀凸起部(7)與第一螺旋紋(61)均勻間隔分布,轉子頂部設有一側有斜邊(8)的凸塊(9),轉子(4)還包括設在底部的葉片(10)。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帶撥桿研磨系統,其特征在于:定子(5)頂部設有中部鏤空的進料口(11),進料口(11)位于定子(5)頂部中心的鏤空處。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帶撥桿研磨系統,其特征在于:定子(5)側設有第一環形凹部(12),第一環形凹部(12)下方設有第二環形凹部(13),第一環形凹部(12)、第二環形凹部(13)和進料口(11)上均設有密封圈(14)。
7.一種帶撥桿研磨系統的研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內容:將物料從進料口(11)放入研磨裝置(2),打開電機(3),利用撥桿(1)撥動使物料分散,同時推動物料進入研磨裝置(2)內部進行研磨處理。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帶撥桿研磨系統的研磨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實施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將物料裝入定子(5)頂部的進料口(11),同時打開電機(3),電機(3)轉動帶動撥桿(1)旋轉,旋轉的撥桿(1)將物料均勻分散研磨裝置(2)的縫隙中;
步驟二:電機(3)轉動帶動同軸的轉子(4)轉動,定子(5)保持不動,物料通過定子(5)上的第二螺旋紋(62)和轉子(4)上的第一螺旋紋(61)之間的空隙進入研磨裝置(2),旋轉的轉子(4)外表面的第一螺旋紋(61)和定子(5)內部的第二螺旋紋(62)碾壓剪切研磨裝置(2)內的物料;
步驟三:顆粒減小的物料順著第一螺旋紋(61)和第二螺旋紋(62)的軌跡下落到弧狀凸起部(7)受到緩沖,顆粒較大的物料能再次進行研磨,顆粒較小的物料從弧狀凸起部(7)排出,并由底部葉片(10)撥動至出料處。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帶撥桿研磨系統的研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一和步驟二之間還包括步驟A:轉子(4)頂部的凸塊(9)以及凸塊(9)上的斜面(8)將落入的物料初步研磨后帶動至定子(5)上內表面的平滑面(15)處,使物料進入轉子(4)更深一步的研磨和碾壓。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帶撥桿研磨系統的研磨方法,其特征在于:撥桿(1)與轉子(4)同軸連接在電機(3)上,轉子(4)和電機(3)連接處安裝有鍵槽(16)和連接鍵(17),加強固定系統的調節環(19)設在定子(5)外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集韻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浙江集韻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971188.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