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跨河鋼結構拱橋施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969115.1 | 申請日: | 2021-08-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66839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19 |
| 發明(設計)人: | 黃振威;蔣德林;王安文;于策;李曄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交路橋建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D21/00 | 分類號: | E01D21/00;E01D4/00;E01D101/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兆君聯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33 | 代理人: | 初向慶 |
| 地址: | 100027 北京市東城***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鋼結構 拱橋 施工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跨河鋼結構拱橋施工方法,先在兩岸向河中搭設通道棧橋,并沿橋梁設計位置搭設履帶吊施工通道,施工通道采用鋼管樁為下部支撐,直接利用鋼結構橋的橫梁作為施工通道的分配梁,橫梁上鋪設橋面板,利用履帶吊在施工通道上安裝鋼結構橋的縱梁,然后在橫梁兩端搭設拱肋安裝支架并安裝拱肋,最后連接拱肋與縱梁間的吊索。施工工藝簡單,效率高;施工設備主要采用履帶吊,無需投入大型浮吊,能大幅降低施工成本,且不受河道水位高低制約,有利于保證工期。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鋼結構拱橋施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跨江(河)的大跨度鋼結構拱橋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鋼結構拱橋不設橋墩,依靠拱肋通過吊索懸吊橋面系,跨越能力強,不影響通航,因此在跨江(河)橋梁施工中得到廣泛應用。目前的大跨度跨江跨河鋼結構拱橋施工,一種常用的方法是先采用大型浮吊安裝鋼拱肋,拱肋搭設完成后,再采用浮吊吊裝縱梁(鋼結構橋主梁)及橫梁;或者先采用提升法安裝拱肋,再采用浮吊安裝主梁及橫梁。此兩種方法均需要投入大型浮吊,后一種方法還需要另外搭設拱肋提升支架,施工費用高,且大型浮吊容易受枯水期河道水位限制,工期無法保證。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設備投入少、施工成本低的大跨度跨河鋼結構拱橋施工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跨河鋼結構拱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在兩岸靠近橋梁設計位置向河中分別搭設一通道棧橋,在橋梁設計位置兩端分別順橋向搭設一段施工通道;所述通道棧橋和施工通道均采用鋼管樁作為下部支撐,其中施工通道采用貝雷梁順橋向搭設在鋼管樁頂部作為承重梁,將鋼結構橋的橫梁橫橋向搭設在貝雷梁上,在橫梁上沿橋梁中心線兩側鋪設鋼結構橋的橋面板,且橫梁兩端頂面分別預留出一定長度先不鋪設橋面板;施工通道的承重梁、橫梁及橋面板安裝均在岸邊采用履帶吊安裝;在通道棧橋與施工通道間鋪設橋面板,將通道棧橋與施工通道連通;
(2)履帶吊通過通道棧橋行駛到施工通道上,由兩岸向跨中繼續延伸搭設施工通道,施工通道在跨中位置不打設鋼管樁,且先不合龍,留出一定寬度的通航孔;在施工通道兩側打設鋼管樁支架,作為鋼結構橋縱梁的安裝支架;
(3)采用船舶水運鋼結構橋的縱梁梁段,用兩臺履帶吊在施工通道上采用抬吊的方式,由兩岸向跨中安裝鋼結構橋的兩側縱梁,將每根橫梁的兩端分別與兩側縱梁焊接;縱梁在施工通道跨中位置合龍,跨中兩側的縱梁間也焊接橫梁,在橫梁上鋪設橋面板,將施工通道貫通;
(4)采用履帶吊在施工通道上搭設拱肋安裝支架;拱肋安裝支架下端支撐在橫梁未鋪設橋面板的兩端,且避開跨中位置的橫梁;
(5)采用履帶吊在施工通道上由兩岸向跨中吊裝拱肋;跨中位置的拱肋由履帶吊在通航通道兩側的施工通道上吊裝,履帶吊通過施工通道跨中位置時只能空載行駛;
(6)拱肋合龍后,安裝拱肋橫撐;
(7)在拱肋與縱梁間安裝吊索,將縱梁由鋼管樁支架支撐轉換為由拱肋懸吊;
(8)依次拆除拱肋支架、縱梁安裝支架、施工通道下部的貝雷梁及鋼管樁、通道棧橋,安裝橫梁兩端頂面的橋面板,完成跨河鋼結構拱橋施工。
本發明先沿橋梁設計位置搭設履帶吊施工通道,施工通道采用鋼管樁為下部支撐,直接利用鋼結構橋的橫梁作為施工通道的分配梁,橫梁上鋪設橋面板,利用履帶吊在施工通道上安裝鋼結構橋的縱梁,然后在橫梁兩端搭設拱肋安裝支架并安裝拱肋,施工工藝簡單,施工效率高;施工設備主要采用履帶吊,無需投入大型浮吊,能大幅降低施工成本;本發明施工不受河道水位高低制約,有利于保證工期。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施工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是本發明的施工流程圖,具體施工過程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交路橋建設有限公司,未經中交路橋建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96911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