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吸塵器智能調節(jié)電機轉速的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110966076.X | 申請日: | 2021-08-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61610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09 |
| 發(fā)明(設計)人: | 朱定軍;朱啟;唐亞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市春菊電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7L9/00 | 分類號: | A47L9/00;A47L9/28 |
| 代理公司: | 蘇州瑞光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359 | 代理人: | 周海燕 |
| 地址: | 2150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吸塵器 智能 調節(jié) 電機 轉速 方法 | ||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吸塵器智能調節(jié)電機轉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吸塵器風道管內的灰塵濃度傳感器檢測其內部灰塵濃度,并將檢測信號傳輸給控制模塊;2)控制模塊接收灰塵濃度傳感器發(fā)送的檢測信號,并根據設定的吸塵電機轉速控制方案,計算獲得吸塵電機轉速的理想工作檔位;3)控制模塊向吸塵電機的電機驅動電路發(fā)送控制指令,使得吸塵電機的轉速由當前工作檔位切換至理想工作檔位。本發(fā)明相較于現有技術,根據吸塵器風道管內灰塵濃度傳感器測得的灰塵濃度,調節(jié)吸塵電機的轉速處于不同的工作檔位,提高除塵效果,節(jié)約能耗。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吸塵器電機轉速控制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吸塵器智能調節(jié)電機轉速的方法。
背景技術
吸塵器對地面上的灰塵清潔一般是利用吸塵電機高速轉動,產生吸力進行除塵。吸塵器可分為立式結構、臥式結構和手持式結構。
吸塵器在除塵過程中,在面對不同的除塵環(huán)境時,都是通過目測當下除塵環(huán)境的情況,手動設置檔位來保證除塵效果,或者一次除塵后根據目測的除塵效果,重復一次除塵動作以保證除塵效果。吸塵器不能夠根據不同的除塵環(huán)境(即灰塵濃度)靈活調整電機轉速,除塵效果不佳。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吸塵器智能調節(jié)電機轉速的方法,根據吸塵器風道管內灰塵濃度傳感器測得的灰塵濃度,調節(jié)吸塵電機的轉速處于不同的工作檔位,提高除塵效果,節(jié)約能耗。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吸塵器智能調節(jié)電機轉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吸塵器風道管內的灰塵濃度傳感器檢測其內部灰塵濃度,并將檢測信號傳輸給控制模塊;
2)控制模塊接收灰塵濃度傳感器發(fā)送的檢測信號,并根據設定的吸塵電機轉速控制方案,計算獲得吸塵電機轉速的理想工作檔位;
3)控制模塊向吸塵電機的電機驅動電路發(fā)送控制指令,使得吸塵電機的轉速由當前工作檔位切換至理想工作檔位。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在步驟3)中,吸塵電機的轉速工作檔位包括第一檔、第二檔和第三檔,當風道管內灰塵濃度C小于或等于C1時,吸塵電機轉速的理想工作檔位為第一檔;當風道管內灰塵濃度C大于C1且C小于或等于C2時,吸塵電機轉速的理想工作檔位為第二檔;當風道管內灰塵濃度C大于C2時,吸塵電機轉速的理想工作檔位為第三檔。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控制模塊連接手動控制開關,操作人員操作手動控制開關,通過控制模塊向吸塵電機的電機驅動電路發(fā)送控制指令,手動控制吸塵電機的轉速進行工作檔位的切換。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在吸塵電機啟動時,吸塵電機轉速的工作檔位為第二檔。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灰塵濃度傳感器包括灰塵傳感發(fā)射器和灰塵傳感接收器,灰塵傳感發(fā)射器和灰塵傳感接收器在風道管內相對設置,灰塵傳感接收器的信號輸出端電連接控制模塊的信號輸入端。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灰塵傳感發(fā)射器為紅外發(fā)射器,灰塵傳感接收器為紅外接收器。
綜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發(fā)明中,面對不同的除塵環(huán)境時,在吸塵器風道管內設置灰塵濃度傳感器以檢測其內部灰塵濃度,控制模塊根據接收到的檢測信號(灰塵濃度指標)判斷吸塵電機轉速應該處于的理想工作檔位,然后控制吸塵電機的轉速由當前工作檔位切換至理想工作檔位,靈活調整吸塵電機的轉速,保證吸塵器的吸力,保證除塵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市春菊電器有限公司,未經蘇州市春菊電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966076.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