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集成面內和面外兩種電極的微半球陀螺儀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961534.0 | 申請日: | 2021-08-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53240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22 |
| 發明(設計)人: | 莊須葉;劉靖豪;李平華;張佳寧;張曉陽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C19/5691 | 分類號: | G01C19/5691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5086 山東省淄***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集成 和面 外兩種 電極 半球 陀螺儀 | ||
1.一種集成面內和面外兩種電極的微半球陀螺儀,其特征于,
它包括一個半球諧振子(2),在半球諧振子(2)邊緣設有裙邊,底部頂點設有錨桿(2b);
半球諧振子(2)外表面下方是面內電極(4),電極呈立體球面排列,包含支撐電極座(4d)、支撐電極(4b)以及功能電極組(4a),其中,支撐電極(4b)個數大于等于2,在一個圓周角內等角間距排列,用于固定諧振子,支撐電極(4b)底部通過支撐電極座(4d)相連,支撐電極座(4d)中央開有一錨點腔(4c),供半球諧振子(2)底部錨桿(2b)插入,從而固定半球諧振子(2),支撐電極(4b)之間的間隙等距插入功能電極組(4a),并且每個單電極下方均設有金屬PAD電極(4e),用于連接導線;
半球諧振子(2)的裙邊與面外電極(1c)在安裝后,兩者間形成電容間隙,面外電極(1c)在頂蓋(1)的下表面呈平面環形排列,頂蓋(1)的邊緣突出,并且在邊緣上等距設有金屬PAD電極(1a),金屬PAD電極(1a)與面外電極(1c)通過金屬涂層導線(1b)相連,金屬PAD電極通過封底層(6)中與其一一對應的錐型孔(6a)與外部導線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面內和面外兩種電極的微半球陀螺儀,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外電極(4)所包含的支撐電極(4b)和功能電極組(4a)通過密封環(3)進行固定,密封環(3)與面內電極(4)之間還設有應力釋放環(5),且密封環(3)的俯視圖外圍輪廓恰好在頂蓋(1)突起部分的內緣輪廓之內。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面內和面外兩種電極的微半球陀螺儀,其特征在于,諧振子(2)裙邊的形狀可以是完全覆蓋面外電極(1c)所在圓環的環形(2a),也可以是僅覆蓋面外電極(1c)中各電極外輪廓的齒形(2c)。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面內和面外兩種電極的微半球陀螺儀,其特征在于,面外電極(1c)內部有一同心圓區域設有吸氣劑涂層(1d)。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面內和面外兩種電極的微半球陀螺儀,其特征在于,面內電極(4)用來檢測諧振子(2)的殼體在垂直于錨桿軸的平面內的振動變形,面外電極(1c)用來檢測諧振子(2)的裙邊在垂直于錨桿軸的平面外的振動變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理工大學,未經山東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961534.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