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次性微創手術循環排煙過濾消殺系統和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958009.3 | 申請日: | 2021-08-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69463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26 |
| 發明(設計)人: | 劉彩瑩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安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46/00 | 分類號: | B01D46/00;B01D53/86;A61B17/34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元申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44797 | 代理人: | 李瓊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次性 手術 循環 過濾 系統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次性微創手術循環排煙過濾消殺系統和方法,包括工作主機、葉輪泵和過濾器,所述工作主機的前端設置有顯示屏,所述顯示屏的下方設置有按鍵,所述按鍵下方的兩側分別設置有電源開關和鎖緊開關,本發明所達到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主機和一次性過濾消殺裝置兩部分組合工作的模式,避免因器械感染而導致病人感染的醫療事故,保證手術安全,一個病人一套過濾消殺裝置,用完即時回收處理,主機經過外表消毒后繼續配合一次性過濾消殺裝置工作;系統通過微創手術穿刺激連接到病人腹腔,工作時,將病人腹腔煙霧吸出,過濾消殺后形成潔凈氣體再回到病人腹腔內,往復循環并始終保持病人腹腔內壓力動態平衡,不會出現塌陷影響手術。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次性微創手術循環排煙過濾消殺系統和方法,屬于排煙過濾消毒殺菌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微創手術的普及應用,手術中產生的煙霧在腹腔中會嚴重影響醫生的手術操作,排出到室內會嚴重影響醫生的身體健康。經研究證實,在手術室密閉的環境中,微創手術使用的激光器械、電凝刀、熱療設備、超聲手術刀、電動工具和其它電外科手術器械等手術工具產生的煙霧包含有600余種有機化合物,大部分都會對人身體健康造成一定危害。電外科設備可以產生小至0.1μm的顆粒,激光類設備可以產生平均直徑0.3μm-6.5μm的顆粒。這些微小的顆粒被人體吸入后,就會進入人體的血液和淋巴循環系統,并到達身體各個器官。在煙霧中還可能存在有牛纖維乳頭狀瘤病毒和人乳頭狀瘤病毒(HPV)完整的DNA片段病毒顆粒,細胞活性碎片,DNA片段等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質。長期暴露于這些污染的環境中,會誘發醫護人員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生殖系統,神經系統、血液系統以及免疫系統的疾病。
微創手術中產生的有害煙霧影響手術操作和醫護人員的身體健康還沒引起醫護人員以及相關機構、政府部門等高度重視,關愛醫護人員的身體健康,改善醫護人員的工作條件已刻不容緩并需立即行動起來。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次性微創手術循環排煙過濾消殺系統和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設計一次性微創手術循環排煙過濾消殺系統,包括工作主機、葉輪泵和過濾器,所述工作主機的前端設置有顯示屏,所述顯示屏的下方設置有按鍵,所述按鍵下方的兩側分別設置有電源開關和鎖緊開關,所述工作主機前端遠離顯示屏的一側對應葉輪泵開設有葉輪泵安裝位,且所述葉輪泵安裝在葉輪泵安裝位的內部,所述葉輪泵的輸出端連接有出氣管,所述工作主機靠近葉輪泵的一端設置有過濾器,所述過濾器的兩端分別固定連通有連接氣管和進氣管,所述連接氣管遠離過濾器的一端穿過工作主機與葉輪泵的輸入端連接,所述進氣管遠離過濾器的一端和出氣管遠離葉輪泵的一端均連接有穿刺器。
優選的,所述工作主機的外壁上對應過濾器的位置固定連接有固定架,且所述過濾器通過固定架固定安裝在工作主機的外壁上。
優選的,所述穿刺器包括穿刺套管和穿刺針組成,所述進氣管和出氣管均與穿刺套管連通,且所述穿刺針插接在穿刺套管的內部。
優選的,所述過濾器由微米級的納米濾網和氣觸媒凝膠組成。
用于一次性微創手術循環排煙過濾消殺系統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微創手術前準備:打開一次性除煙、過濾消殺裝置、將過濾器和葉輪泵安裝在工作主機上,將進氣管、出氣管分別連接到微創手術兩個穿刺器的氣口上,形成氣流回路;
第二步、手術開始:接通工作主機的電源,風量在最低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安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安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95800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