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負極活性物質、混合負極活性物質材料、及負極活性物質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954346.5 | 申請日: | 2017-04-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65910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16 |
| 發明(設計)人: | 廣瀨貴一;加茂博道 | 申請(專利權)人: | 信越化學工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1M4/131 | 分類號: | H01M4/131;H01M4/36;H01M4/48;H01M4/58;H01M4/62;H01M4/1391;H01M10/0525;H01M10/05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張晶;謝順星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負極 活性 物質 混合 材料 制備 方法 | ||
1.一種負極,其具備負極活性物質層,所述負極的特征在于,
所述負極活性物質層具有負極活性物質,該負極活性物質包含負極活性物質顆粒,
所述負極活性物質顆粒含有硅化合物顆粒,該硅化合物顆粒包含硅化合物SiOx,其中,0.5≦x≦1.6,
所述硅化合物顆粒在至少一部分包含晶質的Li2SiO3,且由29Si-MAS-NMR波譜得到的源自Li2SiO3的峰強度A、源自Si的峰強度B、源自Li2Si2O5的峰強度C、及源自SiO2的峰強度D中,所述峰強度A具有最強的強度,所述峰強度A與所述峰強度C滿足下述式1的關系,
3C<A 式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負極,其特征在于,在所述29Si-MAS-NMR波譜中,所述峰強度A與所述峰強度C進一步滿足下述式2的關系,
5C≦A 式2。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負極,其特征在于,在所述29Si-MAS-NMR波譜中,在化學位移值為-130ppm附近的區域出現峰。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負極,其特征在于,所述負極活性物質的通過使用了Cu-Kα射線的X射線衍射而得到的源自Si(111)結晶面的衍射峰的半值寬度2θ為1.2°以上,且對應于該結晶面的微晶尺寸為7.5nm以下。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負極,其特征在于:
制作由負極電極與對電極鋰構成的試驗電池,該負極電極包含所述負極活性物質與碳類活性物質的混合物;并對該試驗電池實施30次由充電與放電構成的充放電,該充電是以將鋰吸入所述負極活性物質中的方式來使電流流動,該放電是以從所述負極活性物質中解吸鋰的方式來使電流流動;并繪制圖表,該圖表顯示將各充放電中的放電容量Q利用以所述對電極鋰作為基準的所述負極電極的電位V進行微分而得的微分值dQ/dV與所述電位V的關系,且在此時,在第X次以后的放電時的、所述負極電極的電位V在0.40V~0.55V的范圍內具有峰,其中,1≦X≦30。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負極,其特征在于,所述負極活性物質顆粒的中值粒徑為1.0μm以上、15μm以下。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負極,其特征在于,所述負極活性物質顆粒在表層部包含碳材料。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負極,其特征在于,所覆蓋的所述碳材料的平均厚度為5nm以上、5000nm以下。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負極,其特征在于,所述負極進一步具有負極集電體,所述負極活性物質層被所述負極集電體支撐。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負極,其特征在于,所述負極活性物質層進一步包含碳類活性物質。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負極,其特征在于,所述負極活性物質相對于所述負極活性物質層的總量的比為10質量%以上。
12.一種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其特征在于,具有權利要求1~11中任一項所述的負極、正極、非水電解質及隔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信越化學工業株式會社,未經信越化學工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954346.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腳手架更新方法和裝置
- 下一篇:基于鴻蒙操作系統的臂戴式血糖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