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光學透鏡的線性光譜共焦裝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947123.6 | 申請日: | 2021-08-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70312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26 |
| 發明(設計)人: | 張冠華;劉書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燦禾光電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7/04 | 分類號: | G02B7/0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廣諾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611 | 代理人: | 王歡 |
| 地址: | 2151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光學 透鏡 線性 光譜 裝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發明涉及線性光譜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于光學透鏡的線性光譜共焦裝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底座,底座端部螺紋內設有轉盤,轉盤遠離底座的一端固定安裝有立板,立板側壁對稱固定安裝有卡塊,兩個卡塊內壁活動安裝有升降桿,兩個升降桿之間固定安裝有橫桿,橫桿內壁平行開設有兩條條形槽,橫桿側壁開設有滑槽,立板側壁固定安裝有轉動機構,轉動機構包括支撐塊,支撐塊與立板固定連接,支撐塊端部固定安裝有電機,電機側壁固定安裝有輸出軸,立板側壁開設有與輸出軸相適配的柱槽,輸出軸活動內設在柱槽中,輸出軸遠離電機的一側固定安裝有第一轉桿,使得該設備在使用時固定效果更好,有效避免在使用時光學透鏡發生滑落的現象發生。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線性光譜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于光學透鏡的線性光譜共焦裝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線形光譜是由狹窄譜線組成的光譜,單原子氣體或金屬蒸氣所發的光波均有線狀光譜,故線狀光譜又稱原子光譜,當原子能量從較高能級向較低能級躍遷時,就輻射出波長單一的光波,嚴格說來這種波長單一的單色光是不存在的,由于能級本身有一定寬度和多普勒效應等原因,原子所輻射的光譜線總會有一定寬度;即在較窄的波長范圍內仍包含各種不同的波長成分,原子光譜按波長的分布規律反映了原子的內部結構,每種原子都有自己特殊的光譜系列,通過對原子光譜的研究可了解原子內部的結構,或對樣品所含成分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光譜是復色光經過色散系統分光后,被色散開的單色光按波長大小而依次排列的圖案,光波是由原子內部運動的電子產生的。
如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線性優化的光譜共焦測量裝置及方法,公開號:CN106907998A,其是通過被測物返回的反射光通過后,傳輸給分光部,所述采樣部的色散與波長為非線性關系;所述分光部,用于接收由所述采樣部返回的反射光,且將不同波長的反射光產生第二次色散后傳輸到傳感部,所述分光部的色散與波長為非線性關系,所述采樣部非線性關系的差異與所述分光部非線性關系的差異部分或全部抵消,所述傳感部,用于將所述反射光轉換成電信號,以解析獲取測量結果,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通過綜合匹配采樣部與分光部的非線性誤差,減少采樣部的鏡片數量、降低成本,同時大幅度提高測量精度,但該設備不便對檢測角度和位置進行調節,需要整體移動設備,不便選取最佳測量和觀測角度。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光學透鏡的線性光譜共焦裝置及其使用方法,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本申請實施例采用下述技術方案:一種基于光學透鏡的線性光譜共焦裝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端部螺紋內設有轉盤,所述轉盤遠離底座的一端固定安裝有立板,所述立板側壁對稱固定安裝有卡塊,兩個所述卡塊內壁活動安裝有升降桿,兩個所述升降桿之間固定安裝有橫桿,所述橫桿內壁平行開設有兩條條形槽,所述橫桿側壁開設有滑槽;
所述立板側壁固定安裝有轉動機構;
所述轉動機構兩側均固定安裝有伸縮機構;
所述底座內部設置有調節機構。
所述轉動機構包括支撐塊,所述支撐塊與立板固定連接,所述支撐塊端部固定安裝有電機,所述電機側壁固定安裝有輸出軸,所述輸出軸遠離電機的一側固定安裝有第一轉桿,兩條所述條形槽內部分別活動安裝有第二滑塊,兩個所述第二滑塊端部分別固定安裝有第一滑塊,所述第一轉桿側壁與位于前端的第一滑塊轉動連接,位于后端的第一滑塊側壁轉動連接有第二轉桿,所述第二轉桿遠離第一滑塊的一側轉動連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端部固定安裝有連接塊,所述連接塊與卡塊固定連接。
所述伸縮機構包括伸縮條,兩個所述伸縮條分別與第一滑塊固定連接,兩根所述伸縮條內壁上端活動設置有第一移動塊,兩個所述第一移動塊側壁固定安裝有第一豎條,兩個所述第一豎條端部固定安裝有第一夾具,兩個所述第一移動塊底部固定安裝有第一齒板,兩個所述第一齒板底部嚙合有齒輪,兩個所述齒輪內壁固定安裝有轉柱,兩個所述轉柱端部固定安裝有轉帽,兩個所述轉柱遠離轉帽的一側活動安裝在伸縮條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燦禾光電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蘇州燦禾光電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94712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