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玻璃邊部缺陷的檢測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110945125.1 | 申請日: | 2021-08-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70240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26 |
| 發(fā)明(設計)人: | 干叢龍;李青;李赫然;石志強;李震;郭標富;陳德青;廉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蕪湖東旭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東旭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東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21/958 | 分類號: | G01N21/958;G01N21/01 |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創(chuàng)嘉友知識產(chǎn)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秦曉東 |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蕪湖***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玻璃 缺陷 檢測 方法 | ||
本公開涉及一種玻璃邊部缺陷的檢測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玻璃平行擺放,相鄰兩個所述玻璃采用間隔件間隔,形成玻璃堆疊柱;將所述玻璃堆疊柱運至暗室,將光照射入所述玻璃堆疊柱的一側(cè)且穿過所述玻璃堆疊柱;從所述玻璃堆疊柱遠離所述光的照射端的一側(cè)觀察所述玻璃堆疊柱,確定是否有缺陷,若有缺陷,則根據(jù)所述玻璃堆疊柱確定具有缺陷的玻璃的位置,若無缺陷,則檢測合格。本玻璃邊部缺陷的檢測方法能夠有效對玻璃邊部缺陷檢測,不會漏掉小尺寸缺陷,提高了產(chǎn)品品質(zhì),操作非常方便。
技術領域
本公開涉及玻璃檢測技術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玻璃邊部缺陷的檢測方法。
背景技術
玻璃在加工過程中需要進行切割、研磨,當生產(chǎn)線異常時易出現(xiàn)切割掉片、微裂紋、欠磨、燒邊等邊部缺陷,需要對此類缺陷進行檢測。
目前采用人工肉眼直接檢測,但是由于此類缺陷尺寸較小,不易發(fā)現(xiàn),容易出現(xiàn)漏檢現(xiàn)象,導致產(chǎn)品品質(zhì)問題。
發(fā)明內(nèi)容
本公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玻璃邊部缺陷的檢測方法,能夠有效對玻璃邊部缺陷檢測,不會漏掉小尺寸缺陷,提高了產(chǎn)品品質(zhì),操作非常方便。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公開提供一種玻璃邊部缺陷的檢測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將玻璃平行擺放,相鄰兩個所述玻璃采用間隔件間隔,形成玻璃堆疊柱;
S2、將步驟S1得到的所述玻璃堆疊柱運至暗室,將光照射入所述玻璃堆疊柱的一側(cè)且穿過所述玻璃堆疊柱;
S3、從所述玻璃堆疊柱遠離所述光的照射端的一側(cè)觀察所述玻璃堆疊柱,確定是否有缺陷,若有缺陷,則根據(jù)所述玻璃堆疊柱確定具有缺陷的玻璃的位置,若無缺陷,則檢測合格。
可選地,在步驟S1中,所述玻璃平行擺放為玻璃水平放置,且沿豎直方向堆疊放置。
可選地,在步驟S1中,所述間隔件為間隔紙或間隔橡膠板。
可選地,所述間隔件的邊緣延伸出對應的相鄰兩個所述玻璃,延伸長度為1-20mm。
可選地,在步驟S1中,相鄰兩個所述玻璃之間的間隔距離為1-5mm。
可選地,在步驟S1中,所述玻璃堆疊柱的高度大于100mm。
可選地,在步驟S2中,所述光的照射方向與所述玻璃堆疊柱的一側(cè)垂直設置。
可選地,在步驟S2中,產(chǎn)生所述光的光源離所述玻璃堆疊柱的距離為1-5cm。
可選地,在步驟S2中,所述暗室為萬級無塵空間,所述暗室內(nèi)的濕度小于65%。
可選地,在步驟S3中,所述確定是否有缺陷,具體為:
若穿過所述玻璃堆疊柱的光線均勻無異像,則判定為無缺陷;
若穿過所述玻璃堆疊柱的光線具有不均勻、亮點或暗點的情況,則判定為有缺陷。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采用將玻璃堆疊設置,能夠一次檢測多個玻璃,能夠有效的提高檢測效率。在堆疊進行檢測時,通過間隔設置,能夠使得相互之間玻璃在檢測時不受干擾,同時通過肉眼可直接觀察穿過玻璃堆疊柱的光線,能夠根據(jù)玻璃堆疊柱在間隔件的作用下直接確定具有缺陷的玻璃的位置,將有缺陷的玻璃取出,其余沒有缺陷的玻璃即可判定為合格品,從而不會出現(xiàn)誤判的情況。本檢測方法能夠肉眼進行觀察光線情況,提高了對玻璃的檢測準確性,不會出現(xiàn)漏檢測的情況,保證了玻璃的產(chǎn)品品質(zhì)率。
本公開的其他特征和優(yōu)點將在隨后的具體實施方式部分予以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附圖是用來提供對本公開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下面的具體實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釋本公開,但并不構成對本公開的限制。在附圖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蕪湖東旭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東旭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東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未經(jīng)蕪湖東旭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東旭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東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945125.1/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