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非爆與減震爆破聯合施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943112.0 | 申請日: | 2021-08-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51332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19 |
| 發明(設計)人: | 唐雄;何開偉;熊志富;唐忠林;何凝;劉佳瑤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二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D9/00 | 分類號: | E21D9/00;E21D19/00;E21D11/00;E21D11/38;E21D11/15;E21D11/10 |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廖敏 |
| 地址: | 610300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減震 爆破 聯合 施工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隧道施工技術領域,提供了一種非爆與減震爆破聯合施工方法,采用“臺階法”,以上層臺階機械開挖+下層臺階爆破開挖的方式進行施工,包括以下步驟:1)在施工路段做超前支護;2)上臺階機械開挖及初期支護;3)在既有建筑物一側設置雙排密集減振孔,爆破施工前,采用破碎錘或者炮機將減震孔破碎連接成隔震槽;4)下臺階爆破開挖及支護;5)爆破開挖完成后,及時做支護,適時施做仰拱及二次襯砌。本發明通過機械開挖上臺階創造臨空面,下臺階爆破設置隔震槽,嚴格爆破方案設計,能有效降低爆破施工對既有建筑的影響,加快特殊環境(如下穿、臨近既有建(構)筑物)下施工進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隧道施工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非爆與減震爆破聯合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隧道作為線路工程中的節點工程,由于地形和地貌的不同,隧道施工具有極大的多變性。正是由于這些原因,在城鎮市區立體交叉式隧道的建設項目中將會有很多無法預知的困難和危險,如:新建隧道與既有隧道以及與既有建(構)筑物間的上跨、下穿和近距施工時的爆破施工就是一個難點問題,一直困擾著工程技術人員。如何減少爆破施工對近距既有建(構)筑物的振動影響,采取何種行之有效的減震措施等,這些都是城鎮市區淺埋隧道下穿或上跨既有建(構)筑物所要面臨的技術難題。這些問題處理稍有不當,不僅會給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帶來極大的威脅和損失,而且也會帶來極大的負面社會影。
因此,如何解決上述問題成為本領域人員研究的重點。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非爆與減震爆破聯合施工方法,以解決現有技術不足的問題。
本發明的實施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非爆與減震爆破聯合施工方法,采用“臺階法”,以上層臺階機械開挖聯合下層臺階爆破開挖的方式進行施工,包括以下步驟:
1)在施工路段做超前小導管支護;
2)上臺階以每循環0.75m~1.5m常規進尺機械開挖,既有建筑物附近處調整進尺為0.75m,機械開挖完成后實施上臺階臨時支護;
3)在既有建筑物一側設置雙排密集減振孔,爆破施工前,采用破碎錘或者炮機將減震孔破碎連接成隔震槽;
4)滯后上臺階掌子面3倍洞徑后以每循環進尺0.75m爆破開挖下臺階石方,并實施下臺階臨時支護,其中爆破時炮眼以如下方式布置:周邊眼加密、相間裝藥,中間一列為掏槽眼,輔助眼位于周邊眼和掏槽眼之間、呈梅花形布置;
5)下臺階爆破開挖完成后,及時完成初支支護,保證隧道封閉成環,并適時跟進防水層及二次襯砌。
進一步地,步驟2)中,實施上臺階臨時支護的方式是:找頂、初噴混凝土,架設格柵鋼架、中隔壁型鋼,鋪鋼筋網,施作系統錨桿,復噴混凝土至設計厚度。
進一步地,步驟3)中,減震孔呈梅花形布置,孔深為爆破開挖標高下0.5m,孔徑140mm~145mm,孔距0.4m~0.45m,排距0.3m-0.35m。
進一步地,步驟4)中選用Φ32mm藥卷乳化炸藥,毫秒導爆管雷管進行爆破。
進一步地,步驟4)中,爆破時單孔藥量由公式Q=a×b×H×q計算并進行試驗調整,其中:
Q-單孔藥量,單位:kg;
q-炸藥單耗與巖石物理性質性質有關,本區域取0.35kg/m3-0.45kg/m3之間;
a、b-炮孔的間、排距,單位:m;
H-臺階高度,單位: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二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未經中鐵二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94311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減振式鋼結構建筑主體連接結構
- 下一篇:一種摻雜稀土復合材料的防輻射混凝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