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石油烴催化轉化制丙烯和乙烯的方法及其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942951.0 | 申請日: | 2021-08-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195612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18 |
| 發明(設計)人: | 石寶珍;李荻;郭江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京潤石化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7C4/08 | 分類號: | C07C4/08;C07C11/06;B01J8/00;B01J8/18;B01J8/2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6404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石油 催化 轉化 丙烯 乙烯 方法 及其 裝置 | ||
1.一種石油烴催化轉化制丙烯和乙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應原料(R12)按分子結構依次進行大分子催化裂化反應和小分子催化裂解反應;反應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1)所述反應原料(R12)被蒸汽霧化后從反應原料入口(R12A)進入反應器(R10)下部的提升管反應區(R17),在再生后的催化劑環境下進行大分子低溫催化裂化反應,下再生立管(G14)輸送來自再生器(G10)的再生催化劑也稱下催化劑從下催化劑入口(R14A)在反應原料(R12)下方進入反應器(R10),催化劑提升氣體(R11)從催化劑提升氣體入口(R11A)進入反應器(R10),將催化劑提升到提升管反應區(R17),實現反應原料(R12)中大分子組分的催化裂化反應;提升管反應區(R17)內的反應溫度由來自下再生立管(G14)的再生催化劑流量控制,來自下再生立管(G14)的再生催化劑流量由下再生滑閥(VG14)控制;
(2)所述反應原料(R12)完成大分子催化裂化反應后,提升管反應區(R17)生成的產物和催化劑向上流動進入快速流化床反應區(R18),在快速流化床反應區(R18)內降低氣體和催化劑流速,增加催化劑密度,降低催化劑重時空速;來自再生器(G10)、經上再生立管(G24)引入的催化劑也稱上催化劑,從上催化劑入口(R24A)進入反應器(R10),或直接進入快速流化床反應區(R18),或者引入的催化劑先在提升管反應區(R17)出口進入反應器(R10)后再輸送到快速流化床反應區(R18),進一步向快速流化床反應區(R18)提供熱量,提高物流溫度和劑油比,進一步進行催化裂解反應;快速流化床反應區(R18)的反應溫度由來自上再生立管(G24)的催化劑流量控制,來自上再生立管(G24)的催化劑劑流量由上催化劑滑閥(VG24)控制;
(3)反應后的物流進入沉降器(D10)進行氣固分離,得到反應產物(D12),分離出的催化劑在汽提段(S10)汽提后進入再生器(G10)再生,循環使用。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石油烴催化轉化制丙烯和乙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合C4在反應原料入口(R12A)下方先進入提升管反應區(R17)反應,然后和反應原料(R12)一起在提升管反應區(R17)和快速流化床反應區(R18)反應;或者,C4在上催化劑入口(R24A)上方進入反應器(R10)或C4直接進入快速流化床反應區(R18)反應。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石油烴催化轉化制丙烯和乙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從汽提段(S10)引部分待生催化劑返回反應器(R10),或者在快速流化床反應區(R18)上方從反應器(R10)引出部分反應后的催化劑返回反應器(R10);待生催化劑或反應后的催化劑從催化劑返回輸送管(S14)和返回催化劑入口(R34A)返回反應器(R10),返回催化劑入口(R34A)設在提升管反應區(R17)出口或設在快速流化床反應區(R18)底部;待生催化劑或反應后的催化劑返回量控制快速流化床反應區(R18)內催化劑藏量和反應催化劑重時空速,由催化劑返回滑閥(VS14)控制待生催化劑或反應后的催化劑返回量。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石油烴催化轉化制丙烯和乙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質量比90%以上沸點或終餾點低于360℃的液體輕烴(R32)在提升管反應區(R17)出口進入反應器(R10)或直接進入快速流化床反應區(R18)。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京潤石化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青島京潤石化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942951.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卷包中的緩存裝置和緩存方法
- 下一篇:地圖生成裝置以及地圖生成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