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圍擋裝配式水下混凝土破損干地修復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939527.0 | 申請日: | 2021-08-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638377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08 |
| 發明(設計)人: | 練繼建;王兆庚;梁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2B8/06 | 分類號: | E02B8/06;E02D15/06;E04G23/02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責任專利代理事務所 12201 | 代理人: | 琪琛 |
| 地址: | 300350 天津市津南區海***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裝配式 水下 混凝土 破損 修復 方法 | ||
1.一種圍擋裝配式水下混凝土破損干地修復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混凝土破損面之上設置一圈修復裝備,將破損面相對于外界水體而獨立出來,之后將裝備內的水抽排干凈,可形成一個局部的干地作業空間,進而對破壞面進行徹底的處理與修復;所述的修復裝備采用整體板塊裝配式結構;
所述修復裝備主要包括頂部護欄、頂部平臺、上部弧形連接板、上部矩形連接板、中部弧形連接板、中部矩形連接板、底部弧形連接板、底部矩形連接板、底部裙板、底部組合式止水、支撐橫梁,所述頂部護欄、頂部平臺、上部弧形連接板、上部矩形連接板、中部弧形連接板、中部矩形連接板、底部弧形連接板、底部矩形連接板、底部組合式止水依次相連接,支撐橫梁支撐于修復裝備內部,并分層布設;
所述的修復裝備底部弧形連接板、底部矩形連接板內均設置有液壓油缸、立式止水、液壓油缸支撐板,液壓油缸均勻的布設在底部弧形連接板、底部矩形連接板的內部,且其分別與立式止水和液壓油缸支撐板相連接;
所述的修復裝備上部弧形連接板、上部矩形連接板、中部弧形連接板及中部矩形連接板采用連接板鋼板壁與支撐桁架相連接的結構,且上部弧形連接板高度設置為4-10m,弧形部分設置為1m半徑的四分之一圓弧與1m長直板相連接的構造,上部矩形連接板高度設置為4-10m,寬度設置為4-8m;中部弧形連接板高度設置為4-10m,弧形部分設置為1m半徑的四分之一圓弧,中部矩形連接板高度設置為4-10m,寬度設置為2-6m;
所述上部弧形連接板、上部矩形連接板、中部弧形連接板、中部矩形連接板、底部弧形連接板及底部矩形連接板相連接組裝,且連接板在上下層間方向采用法蘭、嵌入式連接方式,并加以板塊間止水密封、螺栓緊固,連接板在左右方向采用焊接工藝;
所述的底部組合式止水由組合式平面止水和立式止水組成,立式止水采用縱向可伸縮的方式;所述的組合式平面止水由P型止水橡膠、第一道Ω型止水橡膠、第二道Ω型止水橡膠、第一道I型止水、第二道I型止水、止水壓板、I型止水壓板、止水緊固螺栓組成,在平面上形成5道止水屏障;所述的立式止水由立式止水橡膠軟頭,立式止水硬橡膠組成,其通過液壓油缸驅動,可在縱向上下移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修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部裙板上連接有配重圍板,且其高度設置為0.2-0.3m;所述的支撐橫梁支撐于修復裝備內部,并分層布設。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修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部弧形連接板、底部矩形連接板的外部均勻布設有加強肋板。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圍擋裝配式水下混凝土破損干地修復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1)對需要修復的工程進行探測識別,確定出破損面積、深度參數;確定所需修復裝備的整體尺寸,進而確定所需板塊個數,并制定相應裝配方案;將修復裝備的板塊運輸至需要修復的工程現場;
(2)修復裝備的吊運與安裝,采用分塊吊運、分層裝配、分層支配支撐橫梁、分層下水的方式進行,對于底部連接板,板塊之間采用焊接的方式連接,待底部連接板連接完成后,將底部連接板部分下沉至水中,之后吊運來中部連接板,通過螺栓緊固法蘭、嵌入式與底部連接板進行連接,并對中部連接板之間進行焊接,待中部連接板連接完成后,將中部連接板部分下沉至水中,之后對于頂部連接板重復上述步驟;
(3)修復裝備裝配完成,并完全下水之后,啟動液壓油缸,初步壓縮調節、壓縮立式止水,使得裝備止水達到較好的適應與貼合效果,之后通過水泵對裝備內的水進行抽取,在抽水的過程中,觀測水泵的抽水流速及修復裝備內的水下降情況,進而換算出裝備外往裝備內的滲水情況,如滲水情況依然較為嚴重,則繼續啟動液壓油缸,進一步壓縮立式止水,如果依然達不到止水效果,則在裝備底部裙板上增加配置塊,增大裝備整體重量,進一步壓縮組合式平面止水,如果采用了上述方式依然無法滿足要求,則向修復裝備的桁架結構內注水,增加裝備自重,同時再次啟動液壓油缸,加壓立式止水,使得止水接觸面進一步增加,待裝置內的水抽取完全后,進而創造出了干地的施工環境,之后將裝備在水中靜置24小時,并觀測裝備的受力、變形情況,確保裝置安全無隱患后,再將人員、設備入場,進行破壞面的處理、修復工作。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圍擋裝配式水下混凝土破損干地修復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修復竣工驗收工作:在修復完成后,對破壞面的處理效果進行檢測、驗收;在驗收合格后,對修復裝備所圍空間進行充水,并撤除底部裙板上配重,抽取出桁架內的水,待裝備內的水與外部水齊平之后,起吊裝備,對裝備進行拆除工作,采用與組裝時完全相反的方式:分層出水、分層拆卸支撐橫梁、分層拆除、分塊吊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大學,未經天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939527.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