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從甜葉菊中獲取總綠原酸和甜菊糖苷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936362.1 | 申請日: | 2021-08-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44054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28 |
| 發明(設計)人: | 唐婷;覃蒙珍;陳久福;李杰;宋云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桂林萊茵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36/287 | 分類號: | A61K36/287;C07H15/256;C07H1/08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華學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盧波 |
| 地址: | 541199 廣西壯***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甜葉菊中 獲取 總綠原酸 甜菊糖 方法 | ||
本發明屬于植物提取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從甜葉菊中獲取總綠原酸和甜菊糖苷的方法。一種從甜葉菊中獲取總綠原酸和甜菊糖苷的方法,是將甜葉菊以水為溶劑逆流提取,提取液用生物酶酶解,酶解液通過硅藻土過濾機澄清過濾之后,再利用有機濾膜濃縮過濾;將收集到的膜透過液通過非極性或極性樹脂進一步純化、濃縮干燥得總綠原酸;將收集到的膜濃縮液通過活性炭、弱堿型陰離子樹脂等進一步脫色、濃縮干燥得甜菊糖苷。本方法全程只用到水和乙醇作為溶劑,沒有用到有毒有機試劑,操作簡單,很適合工業大生產。本制作方法來的產品既可以作為最終產品直接銷售,也可以作為中間產品用于進一步制備高純度產品,產品溶劑殘留少,無農藥殘留,品質穩定。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植物提取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從甜葉菊中獲取總綠原酸和甜菊糖苷的方法。
背景技術
甜葉菊為菊科澤蘭屬植物,其葉片中含有6-12%的甜菊糖苷,其甜度是蔗糖的200-300倍,而熱量僅為蔗糖的1/300。目前,甜葉菊主要作為甜菊糖苷的提取原料植物使用。現代研究表明,甜葉菊中含有5%左右的綠原酸類物質,其中包括綠原酸、新綠原酸、隱綠原酸、異綠原酸A、異綠原酸B、異綠原酸C等,這些綠原酸類物質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抗病毒等藥理活性,是可以被利用的植物功能性成分。但在傳統生產工藝中,為了獲取甜葉菊中的甜菊糖苷,往往將甜葉菊中的綠原酸類物質視為雜質,利用化學絮凝劑將它們除去,這樣既產生了污染環境的廢渣又造成了資源浪費。
目前雖然已有少數技術資料,提出了甜葉菊中綠原酸和甜菊糖苷的提取分離方法,如:發明201210055626.3主要用有機溶劑萃取的方法,但此法使用溶劑較多,這將非常不利于后續的產品純化及溶劑回收工作;發明201610745221和201811162854.4等主要用樹脂分離總綠原酸和甜菊糖苷,但無論是用樹脂先吸附甜菊糖苷,還是用樹脂先吸附總綠原酸,這些工序都較為繁瑣,并且由于在用樹脂吸附之前沒有使用絮凝劑預先除去提取液中雜質,提高了樹脂再生的難度,降低了樹脂的分離純化效果,這將變相提高工業生產甜菊糖苷的成本。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從甜葉菊中獲取總綠原酸和甜菊糖苷的新方法,操作工藝易于實現的同時還能將綠原酸以及甜菊糖苷分離。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從甜葉菊中獲取總綠原酸和甜菊糖苷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甜葉菊以水為溶劑逆流提取,提取液用生物酶酶解,酶解液通過硅藻土過濾機澄清過濾之后,再利用有機濾膜濃縮過濾;
2)將收集到的膜透過液通過非極性或極性樹脂純化、濃縮干燥得總綠原酸;
3)將收集到的膜濃縮液通過活性炭、弱堿型陰離子樹脂脫色、濃縮干燥得甜菊糖苷。
優選的是,步驟1)所述的逆流提取溫度為65~100℃。
優選的是,步驟1)所述水用量為20~25倍甜葉菊重量。
優選的是,步驟1)所述生物酶使用量為0.1%~1.0%甜葉菊重量,所述生物酶由纖維素酶、單寧酶和蛋白酶組成,所述酶解溫度為45~60℃,酶解時間為1~4h。
優選的是,步驟1)所述酶解液通過硅藻土過濾機進行澄清過濾,有機膜截留分子量為500~800,過膜壓力0.3~0.7MPa。
優選的是,步驟2)使用的樹脂型號選自D101、T8100、AB-8、LX-8、LX-19、XDA-8中的任意一種。
優選的是,步驟2)樹脂純化使用的洗脫液為45~75vt%乙醇。
優選的是,步驟3)活性炭的使用量為0.1%~0.5%甜葉菊重量,使用的樹脂型號選自LX-T5、D301、D941中的任意一種。
本發明有益效果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桂林萊茵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桂林萊茵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93636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