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磚墻加固的滑動支模裝置及施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927227.0 | 申請日: | 2021-08-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71914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30 |
| 發明(設計)人: | 王竹君;徐玉;嚴凱開;李坤;富秋實;吳空一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建工二建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G23/02 | 分類號: | E04G23/02;E04G11/22;E04G11/24;E04G1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東新區中***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磚墻 加固 滑動 裝置 施工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磚墻加固的滑動支模裝置及施工方法,本發明通過支撐鋼架與磚墻一側的地板連接,滑軌設置于所述支撐鋼架的靠近磚墻側,滑軌與磚墻平行,模板設置于磚墻一側的待加固位置,支撐鋼桿的一端連接有滑輪,滑輪設置于滑軌上,支撐鋼桿的另一端連接所述模板上,實現利用滑動支模裝置的特性,將模板沿滑動軌道上下滑動,控制模板的離地高度,進而對磚墻進行分層支模加固。本發明可以滿足磚墻加固需求;施工方便快捷;對磚墻無損傷,滿足歷史建筑保護要求;無需鋼管、方木、扣件等加固材料,支模成本低,經濟效益高;且施工現場環境限制小。相較于傳統支模方式,本發明使用簡便,對磚墻無損傷,提高加固效率與加固質量。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磚墻加固的滑動支模裝置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我國眾多歷史文化名城存在著大量亟待修復、改造和再利用的歷史建筑。近現代以來對歷史保護建筑的修繕以及再利用方式,已經成為學術界研究的熱點。現存的歷史保護建筑大多采用磚墻作為主要的豎向承重構件,這些砌體承重墻在長期服役過程中積累了不同程度的損傷,導致其各項性能產生不同程度的退化。同時大多數的歷史建筑早期的設計與建造方式與現在的設計規范理念存在較大區別,對其修繕更新時需要考慮其承載力與抗震能力。歷史保護建筑磚墻常規的加固方式為增大截面法,采用混凝土外包加固,增大磚墻截面面積。這種方法簡單經濟、技術成熟,在砌體墻加固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傳統的混凝土外包加固一般采用對拉螺桿支模或單面整體支模。其中對拉螺桿支模工藝是通過螺桿穿墻,在螺桿兩邊通過方木、鋼管、山型卡、螺帽等緊固件固定模板,形成對拉的支模形式,對拉螺桿會對磚墻造成損傷,對一些保護要求高的建筑物不適用。單面整體支模是通過斜撐的方式固定模板,實際工程中單面整體支模加固高度高,模板所受側壓力大,模板體系易變形漏漿,加固質量難以保證。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磚墻加固的滑動支模裝置及施工方法。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磚墻加固的滑動支模裝置及施工方法,所述用于磚墻加固的滑動支模裝置設置于磚墻一側,包括:
支撐鋼架,所述支撐鋼架與磚墻一側的地板連接;
滑軌,所述滑軌設置于所述支撐鋼架的靠近磚墻側,所述滑軌與所述磚墻平行;
模板,所述模板設置于磚墻一側的待加固位置;
支撐鋼桿,所述支撐鋼桿的一端連接有滑輪,所述滑輪設置于滑軌上,所述支撐鋼桿的另一端連接所述模板上。
進一步的,在上述用于磚墻加固的滑動支模裝置中,還包括:螺栓,所述支撐鋼架通過所述螺栓固定于所述地板上。
進一步的,在上述用于磚墻加固的滑動支模裝置中,所述支撐鋼架的側向截面為直角三角型,所述直角三角型包括互相垂直的直角短邊和直角長邊,所述直角三角型的直角短邊設置于所述地板上。
進一步的,在上述用于磚墻加固的滑動支模裝置中,所述滑軌設置于所述支撐鋼架的直角長邊上。
進一步的,在上述用于磚墻加固的滑動支模裝置中,所述支撐鋼桿垂直于所述磚墻。
進一步的,在上述用于磚墻加固的滑動支模裝置中,所述支撐鋼桿為多根,相鄰的兩根支撐鋼桿之間間隔預設距離。
進一步的,在上述用于磚墻加固的滑動支模裝置中,所述滑軌上還設置有滑軌固定點;
所述用于磚墻加固的滑動支模裝置還包括:滑軌固定連桿,所述滑軌固定連桿的一端連接支撐鋼桿的靠近滑輪端,所述滑軌固定連桿的另一端連接所述滑軌固定點。
進一步的,在上述用于磚墻加固的滑動支模裝置中,還包括:設置于所述模板兩側的封漿木條。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建工二建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建工二建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92722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