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智能制造用的切削屑壓實處理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921057.5 | 申請日: | 2021-08-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68196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23 |
| 發明(設計)人: | 楊晨 | 申請(專利權)人: | 楊晨 |
| 主分類號: | B30B9/32 | 分類號: | B30B9/32;B08B1/02;B07B1/3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180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智能 制造 切削 實處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智能制造設備技術領域,且公開了一種基于智能制造用的切削屑壓實處理裝置,包括處理箱,所述處理箱的頂部中軸處開設有入料口。該基于智能制造用的切削屑壓實處理裝置,大量的廢屑通過入料口進入到處理箱內部時,在重力的作用下會使弧形彈性篩網發生形變的同時在套筒的作用下沿著連接桿上下移動,當一部分廢屑通過弧形彈性篩網上的篩孔落到壓實輥上時,進而弧形彈性篩網上的重力會發生變化,在重力變化的情況下從而會使弧形彈性篩網發生連續不斷的變形且上下移動,在此作用下可以促進廢屑通過弧形彈性篩網的速度,進而可以防止弧形彈性篩網發生堵塞的同時還可以防止大量的廢屑堆積在兩個壓實輥之間而影響工作進程。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智能制造設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基于智能制造用的切削屑壓實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金屬切削是金屬成形工藝中的材料去除加成形方法,在當今的機械制造中仍占有很大的比例,金屬切削過程是工件和刀具相互作用的過程。刀具從待加工工件上切除多余的金屬,并在控制生產率和成本的前提下,使工件得到符合設計和工藝要求的幾何精度、尺寸精度和表面質量,為實現這一-過程,工件與刀具之間要有相對運動,即切削運動,它由金屬切削機床提供,機床、夾具、刀具和工件構成一個機械加工工藝系統。金屬切削過程的各種現象和規律都將在這個系統的運動狀態中去研究。
在切削過程中會出現大量不同規則的廢屑,而這些廢屑一般呈現出蓬松狀態,因此在對這些廢屑進行收集與轉運的過程中造成麻煩,而且占據較大的運輸空間,一般在對這些廢屑進行轉運時,先將其進行壓實處理,而在處理時,較長的廢屑可能會纏繞在壓實輥上,而影響整個裝置的使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智能制造用的切削屑壓實處理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基于智能制造用的切削屑壓實處理裝置,包括處理箱,所述處理箱的頂部中軸處開設有入料口,所述處理箱遠離入料口的一端中軸處開設有出料口,所述處理箱的底部外表面固定連接有支撐板,所述處理箱的內部設置有兩個轉軸,兩個所述轉軸的兩側貫穿處理箱的兩側壁并延伸至外側,兩個所述轉軸的一端延伸部通過軸承與處理箱的側壁轉動連接,左側所述轉軸的正面延伸部固定連接有電機,兩個所述轉軸的外表面套接有壓實輥。
優選的,所述處理箱的左右兩側內壁上分別固定連接有連接桿,兩個所述連接桿遠離處理箱的一端分別設置有連接板,兩個所述連接板遠離連接桿的一端固定連接有若干個破碎齒,若干個所述破碎齒遠離連接板的一端與壓實輥的外表面接觸設置,兩個所述連接桿的外表面分別滑動套設有套筒,兩個所述套筒的底側外表面固定連接有若干個弧形彈性桿,若干個所述弧形彈性桿遠離套筒底壁的一端與連接板的外壁固定連接。
優選的,兩個所述套筒之間的外表面固定連接有弧形彈性篩網,所述弧形彈性桿的一端外表面固定連接有支桿,所述支桿遠離弧形彈性桿的一端固定連接有移動板,所述移動板的底側外壁上鉸接有轉動板,所述轉動板外表面與移動板外表面之間通過彈簧固定連接。
優選的,外側所述弧形彈性桿的外表面固定連接有弧形推動桿,所述弧形推動桿遠離弧形彈性桿的一端固定連接有推動直桿,所述推動直桿的外表面與處理箱的內壁接觸設置。
優選的,所述壓實輥的內部掏空設置,所述轉動板的外表面中軸處固定連接有活塞桿,所述活塞桿遠離轉動板的一端貫穿壓實輥的外表面并延伸至內部,所述活塞桿的延伸部外表面的兩側壁上分別鉸接有弧形轉動桿,兩個所述弧形轉動桿的外表面中軸處固定連接有支撐桿,兩個所述支撐桿遠離弧形轉動桿的一端與壓實輥的內側內壁固定連接。
優選的,兩個所述弧形轉動桿遠離活塞桿的一端固定連接有移動球,兩個所述移動球的外表面固定連接有擺動桿,兩個所述擺動桿的外表面固定連接有撞擊桿,兩個所述擺動桿的側壁上固定連接有若干個弧形增強擺動桿,若干個所述弧形增強擺動桿的外表面固定連接有若干個增強撞擊桿。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楊晨,未經楊晨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92105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