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絲印油墨的印刷方法和用于絲網印刷的油墨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911939.3 | 申請日: | 2021-08-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73631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2-03 |
| 發明(設計)人: | 張達偉;智慶科;項云;楊青澐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正峰印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9D11/101 | 分類號: | C09D11/101;C09D11/107;C09D11/03;B41M1/12;B41M7/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恒程創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542 | 代理人: | 王啟蒙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福永街道興圍社區寶安大道60***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絲印 油墨 印刷 方法 用于 絲網 | ||
本發明公開一種基于絲印油墨的印刷方法和用于絲網印刷的油墨,所述基于絲印油墨的印刷方法包括以下步驟:通過包括丙烯酸羥乙酯、鈦白粉、1173光引發劑、184光引發劑以及N?乙烯基吡咯烷酮助劑的初樣和預設調和組分配置預設油墨;采用所述預設油墨進行絲網印刷得到印刷半成品;對所述印刷半成品進行紫外光固化干燥得到印刷成品。如此,本發明提供的基于絲印油墨的印刷方法,應用于正面印刷的標簽產品時能夠對標簽產品表面的霧度進行有空控制并降低至合適的范圍內,同時能夠極大程度上改善抗刮效果,從而擴大了UV色墨對于正面印刷的標簽產品的應用范圍。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印刷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于絲印油墨的印刷方法和用于絲網印刷的油墨。
背景技術
近年來,印刷產品以驚人的速度滲入社會各階層,為了滿足人們對于印刷品的個性化、多樣化和靈活性的需求,生產廠家對印刷品生產的品質標準越來越嚴格。
目前印刷行業中在聚碳酸酯(PC)、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類材質絲網反面印刷并進行紫外線固化干燥(UV)的色墨產品較多,由于一般UV色墨在正面印刷的標簽產品表面具有光亮性,并且該色墨印刷產品的表面耐刮性能較差,因此目前UV色墨難以在正面印刷的標簽產品中得到普遍應用。因此,類似的標簽部分產品只能選擇溶劑型油墨進行印刷,然而溶劑型油墨在環保性上存在明顯短板,導致溶劑型油墨對于該類標簽中的印刷生產應用具有明顯的局限性。
可見,如何改善UV色墨應用于正面印刷的標簽產品時的霧度以及抗刮效果,以擴大UV色墨對于正面印刷的標簽產品的應用范圍,是印刷技術領域目前亟需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種基于絲印油墨的印刷方法和用于絲網印刷的油墨,旨在改善UV色墨應用于正面印刷的標簽產品時的霧度以及抗刮效果,以擴大UV色墨對于正面印刷的標簽產品的應用范圍。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出的基于絲印油墨的印刷方法,所述基于絲印油墨的印刷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通過包括丙烯酸羥乙酯、鈦白粉、1173光引發劑、184光引發劑以及N-乙烯基吡咯烷酮助劑的初樣和預設調和組分配置預設油墨;
采用所述預設油墨進行絲網印刷得到印刷半成品;
對所述印刷半成品進行紫外光固化干燥得到印刷成品。
進一步地,所述預設調和組分包括:硫雜蒽酮類光引發劑,其中,所述硫雜蒽酮類光引發劑在所述預設油墨中的質量占比為3%至5%。
進一步地,所述預設調和組分包括:啞粉,其中,所述啞粉在所述預設油墨中的質量占比為3%至10%。
進一步地,所述預設調和組分包括:丙氧化新戊二酸二丙烯酸酯、二氧化鋯、二苯基-(2,4,6-三甲基苯甲酰)氧磷光引發劑、啞漿和消光粉。
進一步地,所述丙氧化新戊二酸二丙烯酸酯在所述預設油墨中的質量占比為15%至30%,所述二氧化鋯在所述預設油墨中的質量占比為3%至10%,所述二苯基-(2,4,6-三甲基苯甲酰)氧磷光引發劑在所述預設油墨中的質量占比為2%至5%,所述啞漿在所述預設油墨中的質量占比為20%至30%,所述消光粉在所述預設油墨中的質量占比為3%至10%。
進一步地,所述啞漿的成分包括:2-乙氧基乙基丙烯酯以及二氧化硅。
進一步地,所述對所述印刷半成品進行紫外光固化干燥得到印刷成品的步驟,包括:
采用每分鐘8至10米的速度對所述印刷半成品進行紫外光固化干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正峰印刷有限公司,未經深圳正峰印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91193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