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木醋液結合生物質炭的污水處理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909809.6 | 申請日: | 2021-08-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52680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22 |
| 發明(設計)人: | 宋祥云;劉東鋒;于桂玲;柳新偉;崔德杰;安琪;王敬寬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C02F101/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嵐智財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24 | 代理人: | 張旭東 |
| 地址: | 266000***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木醋液 結合 生物 污水處理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木醋液結合生物質炭的污水處理方法,屬于環保技術領域,包括以下步驟:污水進入格柵,去除懸浮物;出水經過提升泵房進入沉沙池,去除比重較大的顆粒;初沉;初沉產生的水中加入稀釋900倍的木醋液,并攪拌處理后進行生物處理;出水進入二沉池,去除懸浮物;混凝沉淀,進行一次過濾,過濾后濾液中加入生物質炭:之后進行二次過濾:去除水中的固形物,得出水;將以上出水進行消毒后排放;污泥以及絮凝物打入貯泥池,經脫水處理后并外運,本發明中加入木醋液能夠有效的殺菌抑菌,生物質炭能夠很好的吸附污水中的污染物以及氣味,效果顯著,市場前景廣闊。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環保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木醋液結合生物質炭的污水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人口增加以及淡水資源的匱乏,人口與水資源的基本矛盾日益加劇,因此對水資源進行高效循環利用是勢在必行。我國處理污水的工業設備和流程可以劃分為:原污水經過格柵初步過濾掉一些大型的廢棄物,比如塑料袋、塑料瓶和樹枝樹葉等,而后進入初級沉淀池,目的是為除去污水中密度較大的固體懸浮顆粒,同時使得細小的懸浮顆粒絮凝成較大的顆粒得以提升凈化效果。下一步為生物處理,主要設計的流程為生物轉盤工藝。這種處理法使細菌和菌類的微生物、原生動物一類的微型動物在生物轉盤填料載體上生長繁育,形成生物膜。污水經沉淀池初級處理后與生物膜接觸,生物膜上的微生物攝取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作為營養,使污水得到凈化。而回流污泥則是生物吸附法的一種,其特點是將活性污泥對有機物的降解吸附和代謝降解的兩個過程,分別在各自的反應器(吸附池和再生池)內進行。此方法可以較為充分的提高活性污泥的濃度,降低有機營養物和微生物之比,運用的是活性污泥的物理吸附作用。而后處理好的污水中再加入混凝劑,使得懸浮物的膠體及分散顆粒由于分子吸引力的作用,相互碰撞凝聚生成絮狀體,在沉降過程中尺寸與質量不斷變大,沉速隨深度而增加。絮凝產生的沉淀以后,經過再次過濾等措施得以去除。最后再進行消毒處理,污水消毒是污水處理系統中殺滅有害的病原微生物的水處理過程。污水中不但存在著大量細菌病毒而且它們通過一般的污水處理過程還不能被滅絕。城市污水處理系統中普通生物濾池只能除去大腸桿菌80-90%,活性污泥法也只能除去90-95%。為了防止疾病的傳播,污水一般經機械、生化二級處理后,仍需要進行消毒處理,常用的消毒處理方法有:加氯消毒,臭氧法消毒,紫外線消毒等。最后出水經過水質檢驗合格后才能應用到千家萬戶??梢姡瑢τ谒幚沓鋈ノ廴疚锏闹匾僮鲀H集中體現在沉淀和生物處理這兩大部分,此過程處理較為單一,不適合除去種類繁多的污染物質。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種種不足,現提出一種木醋液結合生物質炭的污水處理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木醋液結合生物質炭的污水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污水進入格柵,去除懸浮物;
(2)出水經過提升泵房進入沉沙池,去除比重較大的顆粒,保證后續處理構筑物的正常運行;
(3)初沉:步驟(2)所得出水進入初沉池,對污水中的以無機物為主的比重大的固體懸浮物進行沉淀分離,初沉產生的水中加入稀釋900倍的木醋液,并攪拌處理;
(4)生物處理;
(5)經生物處理完畢的出水進入二沉池,去除懸浮物;
(6)混凝沉淀:步驟(5)所得出水中加入絮凝劑,進行絮凝沉淀;
(7)一次過濾:去除步驟(6)中的絮凝物,得出水,在出水中加入生物質炭;
(8)二次過濾:去除步驟(7)中的固形物,得出水;
(9)消毒:將步驟(8)中的出水進行消毒后排放,污泥以及絮凝物打入貯泥池,經脫水處理后并外運。
優選地,步驟(4)中,所述生物處理采用活性污泥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農業大學,未經青島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90980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