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抵抗豎向地震動的減隔震支座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909429.2 | 申請日: | 2021-08-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622536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20 |
| 發明(設計)人: | 和海芳;程壽山;張勁泉;周雨龍;安寧;藺寶垚;馬瑞;董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E04B1/98 | 分類號: | E04B1/98;E04H9/02;E01D19/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遠大卓悅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李文會 |
| 地址: | 100088***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抵抗 豎向 震動 減隔震 支座 | ||
1.抵抗豎向地震動的減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承鋼構件,其底板底部具有構筑物安裝位點;
上承鋼構件,其頂板頂部具有構筑物安裝位點,所述上承鋼構件的頂板底部與所述下承鋼構件的頂板頂部滑動密封連接,所述上承鋼構件的底板底部與所述下承鋼構件的底板頂部滑動連接,所述上承鋼構件的底板頂部與所述下承鋼構件的頂板底部之間形成豎向減震安裝空間,所述下承鋼構件的頂板頂部、底板底部之間形成水平向減震安裝空間;
豎向減震單元,其安裝于所述豎向減震安裝空間,所述豎向減震單元底部固定安裝于所述上承鋼構件的底板頂部、頂部與所述下承鋼構件的頂板底部形成間隙;
水平向減震單元,其安裝于所述水平向減震安裝空間,所述水平向減震單元底部固定安裝于所述下承鋼構件的底板底部、頂部與所述下承鋼構件的頂板底部不接觸,所述水平向減震單元與所述下承鋼構件的底板形成間隙;
所述下承鋼構件為頂板預留有開口的箱型結構,所述下承鋼構件的頂板頂部、底板頂部均固定安裝有滑板,所述上承鋼構件的頂板底部、底板頂部之間連接有穿設所述開口的肋桿,所述上承鋼構件的底板頂部向上延伸有側板,所述側板內側為所述豎向減震安裝空間,所述側板外側為所述水平向減震安裝空間,所述上承鋼構件的頂板底部、所述下承鋼構件的頂板外邊緣固接有密封圈以實現二者滑動密封連接;
所述上承鋼構件的頂板水平延伸至所述下承鋼構件的頂板以外的部分的長度,不小于所述下承鋼構件的頂板的開口邊緣與所述上承鋼構件的肋桿的距離;
所述下承鋼構件的頂板的開口邊緣與所述上承鋼構件的肋桿的間距,不小于所述上承鋼構件的側板與所述水平向減震單元的外邊緣的間距;
所述下承鋼構件的頂板的開口邊緣與所述上承鋼構件的肋桿的間距,不大于所述下承鋼構件的頂板的開口邊緣至所述豎向減震單元的外邊緣的間距。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抵抗豎向地震動的減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豎向減震單元的數量為至少一對,任一對對稱分布于所述上承鋼構件的肋桿兩側,所述豎向減震單元為碟簧。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抵抗豎向地震動的減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向減震單元的數量為至少一組,任一組對稱分布于所述上承鋼構件的側板的前后左右側,所述水平向減震單元包括內管、外管以及二者之間灌注的鉛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所,未經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909429.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E04B 一般建筑物構造;墻,例如,間壁墻;屋頂;樓板;頂棚;建筑物的隔絕或其他防護
E04B1-00 一般構造;不限于墻,例如,間壁墻,或樓板或頂棚或屋頂中任何一種結構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塊狀或板狀構件構成的結構
E04B1-16 .堆料結構,例如混凝土在現場以澆制或類似方法成型的結構,同時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構件,例如,永久性結構、由承重材料覆蓋的基礎
E04B1-18 .包含長形承重部件的結構,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結構;穹窿頂的結構;折板結構
E04B1-34 .特種結構,例如,用由桅桿結構或封閉的電梯井或樓梯間等塔式結構支承的懸吊或懸臂桿件;與彈性穩定性有關的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