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設備日志存儲方法、裝置、電子設備及介質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908674.1 | 申請日: | 2021-08-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67248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19 |
| 發明(設計)人: | 侯俊;陳恩奇;張慶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猿人創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1/34 | 分類號: | G06F11/34;G06F16/18;G06F16/22;G06F16/903;G06F40/126;G06K9/62 |
| 代理公司: | 深圳智匯遠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481 | 代理人: | 劉潔;牛悅涵 |
| 地址: | 518111 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平湖街***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設備 日志 存儲 方法 裝置 電子設備 介質 | ||
本發明涉及運維技術,揭露了一種設備日志存儲方法,包括:獲取設備端的實時日志信息,提取實時日志信息中所有的字符串信息,根據字符串信息和設備端的設備信息構建的靜態字符串庫識別實時日志信息的類型,若實時日志信息為靜態類型,對實時日志信息中所有的字符串信息進行固定格式編碼,得到靜態編碼日志,若實時日志信息為動態類型,對實時日志信息中所有的字符串信息進行動態格式編碼,得到動態編碼日志,對字符串信息及靜態編碼日志或者對字符串信息及動態編碼日志進行映射,得到日志映射表,將日志映射表存儲至區塊鏈。本發明還提出一種設備日志存儲裝置、電子設備以及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本發明可以解決嵌入式設備中日志難以存儲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運維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設備日志存儲方法、裝置、電子設備及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隨著互聯網的大發展,網絡設備日益普及以及芯片技術的進步,嵌入式設備的功能越來越復雜,很多功能即使進行過嚴格的測試,在發布后到達用戶手中的時候,因為用戶實際環境的差異,仍然可能出現故障。通過收集嵌入式設備的運行狀態和日志信息,便于開發人員定位分析故障的根源并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現有技術中,由于嵌入式設備一般存儲容量有限,連接帶寬有限,在正常功能以外剩余的存儲容量和連接帶寬都可能非常有限,常規的日志存儲會占用大量存儲容量,如何在資源受限的條件下實現對嵌入式設備的日志進行存儲,是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點。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設備日志存儲方法、裝置及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其主要目的在于解決嵌入式設備中日志難以存儲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的一種設備日志存儲方法,包括:
獲取設備端的實時日志信息;
提取所述實時日志信息中所有的字符串信息,根據所述字符串信息和所述設備端的設備信息構建的靜態字符串庫識別所述實時日志信息的類型;
若所述實時日志信息為靜態類型,對所述實時日志信息中所有的字符串信息進行固定格式編碼,得到靜態編碼日志;或者
若所述實時日志信息為動態類型,對所述實時日志信息中所有的字符串信息進行動態格式編碼,得到動態編碼日志;
對所述字符串信息及所述靜態編碼日志或者對所述字符串信息及所述動態編碼日志進行映射,得到日志映射表,將所述日志映射表存儲至預構建的區塊鏈中。
可選地,所述根據所述字符串信息和所述設備端的設備信息構建的靜態字符串庫識別所述實時日志信息的類型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
提取所述設備端的設備唯一標識;
根據所述設備唯一標識從歷史日志信息中提取歷史靜態字符串,匯總所述歷史靜態字符串及預先設置的擴展字符串得到靜態字符串庫。
可選地,所述根據所述字符串信息和所述設備端的設備信息構建的靜態字符串庫識別所述實時日志信息的類型,包括:
計算每一個所述字符串信息與所述靜態字符串庫中字符串的相似度;
若所有字符串信息與所述靜態字符串庫中字符串的相似度均大于等于預設的相似閾值,確定所述日志信息為靜態類型;
若存在任意一個字符串信息與所述靜態字符串庫中字符串的相似度小于等于所述相似閾值,確定所述日志信息為動態類型。
可選地,所述對所述實時日志信息中所有的字符串信息進行固定格式編碼,得到靜態編碼日志,包括:
生成所述實時日志信息的靜態標識;
提取所述實時日志信息中包含的各靜態字符串對應的字符串參數;
匯總所述靜態標識及提取到的字符串參數,得到所述靜態編碼日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猿人創新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猿人創新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90867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