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目標物的反光電探測裝置和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905163.4 | 申請日: | 2021-08-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68738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23 |
| 發明(設計)人: | 李敏;王國芳;周曉迪;吳杰;白自強;趙青楊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北方光學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S17/88 | 分類號: | G01S17/88;G01S7/481;G01S7/495;F41H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匯捷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崔建章 |
| 地址: | 271000 ***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目標 光電 探測 裝置 方法 | ||
一種用于目標物的反光電探測裝置和方法,包含有用于轉換成電信號的觀察模塊(3)、用于轉換成圖像信號的主控模塊(5)、用于進行圖像觀察的顯示模塊(7),通過觀察模塊(3)和主控模塊(5),實現對目標物的圖像信號的制取,通過顯示模塊(7),實現了對目標物的圖像的觀察,因此提高了對目標物的觀察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反光電探測裝置和方法,尤其是一種用于目標物的反光電探測裝置和方法。
背景技術
為了實現對目標物進行識別和干擾,從而保證操作人員的安全,因此用于目標物的反光電探測裝置和方法是一種重要的光電裝置,在現有的用于目標物的反光電探測裝置和方法中,存在以下技術缺陷:一、現有設備體積大,整機功耗大,連續工作時間較短,設備實用性較差, 二、目標成像質量不高,信噪比較小,對于目標物與背景相似時成像區分度不高,探測能力較弱,作用距離近, 三、目標識別算法簡單,運算量較大,導致識別速度較慢,不能滿足系統實時性要求,且識別成功率較低,存在誤報或者不報情況,四、產品功能較少,集成度低,不能滿足設備信息化、智能化的需求,
本發明是一種新型多功能狙擊手光電探測與干擾系統,本產品集微光、激光測距機、電子羅盤、探測模塊、干擾模塊、存儲模塊于一體,集成度高,采用低照度CCD,可以實現晝夜觀察,具有晝夜遠距離探測偵察、獲取目標方位及距離信息,還可以對目標武發射干擾激光,致盲目標,爭取作保護自己安全,
基于申請人于2021年7月19日提供的具有工作過程中解決實際技術問題的技術交底書、通過檢索得到相近的專利文獻和背景技術中現有的技術問題、技術特征和技術效果,做出本發明的申請技術方案。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客體是一種用于目標物的反光電探測裝置,
本發明的客體是一種用于目標物的反光電探測方法。
為了克服上述技術缺點,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目標物的反光電探測裝置和方法,因此提高了對目標物的觀察效果。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目標物的反光電探測裝置,包含有用于轉換成電信號的觀察模塊、用于轉換成圖像信號的主控模塊、用于進行圖像觀察的顯示模塊。
由于設計了觀察模塊、主控模塊和顯示模塊,通過觀察模塊和主控模塊,實現對目標物的圖像信號的制取,通過顯示模塊,實現了對目標物的圖像的觀察,因此提高了對目標物的觀察效果。
本發明設計了,按照對目標物的圖像信號的制取的方式把觀察模塊、主控模塊和顯示模塊相互聯接。
以上兩個技術方案的技術效果在于:基于光信號、電信號和圖像信號,提高了對目標物的準確記錄,特別可以實現與儲存在主控模塊中的基準目標物進行比對,更能對目標物做出準確判斷。
本發明設計了,還包含有第一附件裝置并且第一附件裝置設置在主控模塊上,第一附件裝置設置為干擾模塊。
本發明設計了,還包含有第二附件裝置并且第二附件裝置設置在主控模塊與顯示模塊之間,第二附件裝置設置為探測模塊。
本發明設計了,還包含有第三附件裝置并且第三附件裝置設置在主控模塊與顯示模塊之間,第三附件裝置設置為測距模塊。
本發明設計了,還包含有第四附件裝置并且第四附件裝置設置在主控模塊上,第四附件裝置設置為電子羅盤。
本發明設計了,還包含有第五附件裝置并且第五附件裝置設置在主控模塊上,第五附件裝置設置為電源模塊。
本發明設計了,還包含有第六附件裝置并且第六附件裝置設置在觀察模塊、主控模塊和顯示模塊、第一附件裝置、第二附件裝置、第三附件裝置、第四附件裝置和第五附件裝置上,第六附件裝置設置為殼體。
以上六個技術方案的技術效果在于:實現了其它部件的集成安裝。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北方光學電子有限公司,未經山東北方光學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90516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