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橡膠原料生膠塑煉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903300.0 | 申請日: | 2021-08-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34606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26 |
| 發明(設計)人: | 禹振文;禹昕彤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隆源橡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B7/56 | 分類號: | B29B7/56;B29B7/58;B29B7/82 |
| 代理公司: | 青島橡膠谷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7341 | 代理人: | 王哲平 |
| 地址: | 257400 山東省東營市利津***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橡膠 原料 塑煉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橡膠原料生膠塑煉裝置,屬于生膠塑煉技術領域,包括塑煉箱、預熱箱和塑煉輥,塑煉箱的內部設置有塑煉輥,塑煉箱的一側設置有預熱箱,預熱箱的進料端設置有下料斗,預熱箱的內部設置有用于對塑煉箱內的原料進行加熱的預熱輥,預熱輥的一側設置有用于對塑煉箱內的原料起到碾壓作用的碾壓輥,所述預熱箱遠離下料斗的一端設置有用于對塑煉箱進行間歇性供料的供料組件;本發明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具有多種溫度調節結構,使用戶可以根據實際加工需求對橡膠原料的溫度進行聯動調節,避免由于橡膠原料的溫度發生偏差而導致塑煉裝置對橡膠原料的塑煉效果不理想,顯著提升塑煉裝置對橡膠原料的塑煉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生膠塑煉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橡膠原料生膠塑煉裝置。
背景技術
橡膠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橡膠在加工過程中需要進行塑煉,塑煉是指通過機械的破壞作用,使原料的性能發生改變,提升膠料的可塑性、改善膠料的流動性以及增大膠料的粘著性;
傳統的塑煉裝置包括排氣管、進料倉、進氣管、放置板和防護罩等部件,該塑煉裝置的優點在于,通過空氣過濾網能夠將空氣進行過濾,從而保證了裝置殼體內部空氣潔凈;
然而該塑煉裝置由于缺少溫度調節結構,導致用戶無法根據實際使用需求對橡膠原料的溫度進行調節,使得該塑煉裝置對橡膠原料的塑煉效果并不理想。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橡膠原料生膠塑煉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橡膠原料生膠塑煉裝置,包括塑煉箱、預熱箱和塑煉輥,塑煉箱的內部設置有塑煉輥,塑煉箱的一側設置有預熱箱,預熱箱的進料端設置有下料斗,預熱箱的內部設置有預熱輥,預熱輥的一側設置有碾壓輥,所述預熱箱遠離下料斗的一端設置有用于對塑煉箱進行間歇性供料的供料組件,限位套管的一側設置有用于配合供料組件實現對塑煉箱進行密封的支撐組件,塑煉箱遠離預熱箱的一端設置有用于對塑煉箱內的原料進行加壓的加壓組件,塑煉箱的兩側設置有用于對原料進行塑煉和溫度調節的泵料機構。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撐組件包括支撐底板,支撐底板的一側間隔設置有與塑煉箱轉動連接的第一限位板,支撐底板的兩端設置有與第一限位板相對應的限位側板,塑煉箱的一端設置有傳動齒輪,支撐底板的兩端設置有用于驅動傳動齒輪轉動的第二驅動件。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驅動件為電機或氣動馬達。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供料組件包括與預熱箱相對應的第一連接圓管,第一連接圓管的內部設置有第一下料盤,第一連接圓管遠離預熱箱的一端轉動連接有與塑煉箱相對應的第二連接圓管,第二連接圓管遠離塑煉箱的一端設置有用于與第一下料盤相配合實現對塑煉箱進行密封的第二下料盤。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加壓組件包括限位套管,限位套管遠離塑煉箱的一端設置有第一驅動件,第一驅動件的伸縮端設置有用于對于塑煉箱的排料端進行密封的推料板,限位套管靠近塑煉箱的一端開設有用于排料的排料通孔。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泵料機構包括泵料箱,泵料箱的一端設置有與塑煉箱相對應的輸料管,泵料箱的內部設置有用于對原料進行塑煉的切刀,切刀的一側設置有用于對泵料箱進行降溫的制冷件,泵料箱的一側設置有用于對泵料箱排出的原料進行溫度調節的調節組件,泵料箱的輸出端設置有用于對調節組件進行供料的連接軟管。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調節組件包括導流箱,導流箱的一端開設有用于排料的下料通孔,導流箱的內部設置有用于對原料進行加熱的電加熱板,導流箱的一端設置有進水管,進水管的一側設置有排水管。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塑煉箱的兩側設置有用于對泵料箱排出的物料進行溫度調節的調溫機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隆源橡膠有限公司,未經山東隆源橡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90330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