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多通道數據位寬可配的0比特填充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903114.7 | 申請日: | 2021-08-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726478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7-21 |
| 發明(設計)人: | 袁結全;崔志輝;張皓翔;胡裕赟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風云實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1/00 | 分類號: | H04L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華智誠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870 | 代理人: | 李夢蝶 |
| 地址: | 518040 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通道 數據 位寬可配 比特 填充 方法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多通道數據位寬可配的0比特填充方法及裝置,包括接收原始數據,并解析原始數據通道號;對原始數據進行連1檢測和0比特填充,得到0比特填充后的數據;對0比特填充后的數據進行截取,得到位寬與原始數據位寬一致的截取后的數據;將截取后的數據通過與原始數據通道號對應的物理通道進行輸出。本發明連1檢測速率快,數據帶寬高;通過多物理通道的設計,支持多個設備接入,使整體帶寬的利用率不易受限于通信鏈路的后級設備;兼容不同位寬的數據輸入與輸出,兼容性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子信息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多通道數據位寬可配的0比特填充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在電子信息技術領域的高速通信設備中,通常對數據進行成幀傳輸。成幀傳輸伴隨著幀定界問題,目前通常采用在幀兩端添加幀定界符的方式解決幀定界問題。
采用幀定界符后,若幀中數據出現了幀定界符(即出現了與幀定界符內容相同的序列),則會導致傳輸出錯。因此需要對幀中數據進行0比特填充處理,確保數據中不會出現幀定界符。
目前現有的0比特填充技術大多采用單比特的檢測方式,總帶寬低;不具備多通道,不能支持多個接入設備,浪費帶寬資源;數據位寬不可配,兼容性差。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上述不足,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多通道數據位寬可配的0比特填充方法及裝置解決了現有0比特填充技術總帶寬低、不支持多個設備接入和兼容性差的問題。
為了達到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第一方面,一種多通道數據位寬可配的0比特填充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接收原始數據,并解析原始數據通道號;
S2、對原始數據進行連1檢測和0比特填充,得到0比特填充后的數據;
S3、對0比特填充后的數據進行截取,得到位寬與原始數據位寬一致的截取后的數據;
S4、將截取后的數據通過與原始數據通道號對應的物理通道進行輸出。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連1檢測速率快,數據帶寬高;通過多物理通道的設計,支持多個設備接入,使整體帶寬的利用率不易受限于通信鏈路的后級設備;兼容不同位寬的數據輸入與輸出,兼容性高。
進一步地,所述原始數據的位寬為M,M為大于4的正整數。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S2包括以下分步驟:
S21、在原始數據的最低位之前拼接預存的拖尾數據,得到拼接的數據;
S22、對拼接的數據進行連1檢測,得到連1檢測結果;
S23、根據連1檢測結果對拼接數據進行0比特填充,得到0比特填充后的數據,并采用0比特填充后的數據的高四位刷新預存的拖尾數據。
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為:設計了拖尾數據的預存機制,相對于當前的原始數據,預存的拖尾數據是上一次0比特填充后的數據的高4位,以此進行拖尾拼接后再進行連1檢測,防止了相鄰兩數據銜接處出現了幀定界符而被漏檢的問題。
進一步地,所述連1檢測結果為連1狀態分組序列,所述連1狀態分組序列包括M個連1狀態分組值,分別為:-4號索引連1狀態分組值、-3號索引連1狀態分組值、-2號索引連1狀態分組值、-1號索引連1狀態分組值、0號索引連1狀態分組值至M-5號索引連1狀態分組值。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S22采用下式對拼接的數據進行連1檢測,得到連1檢測結果:
s(i)=d(i)d(i+1)d(i+2)d(i+3)d(i+4)
(~{s(i-1)|s(i-2)|s(i-3)|s(i-4)})???(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風云實業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風云實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903114.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麻醉機承載箱
- 下一篇:拒止環境下的多無人機自身定位與目標定位方法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