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透鏡、激光發射系統和電子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902254.2 | 申請日: | 2021-08-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704929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2-17 |
| 發明(設計)人: | 周勇;賈遠林;陳洪福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3/00 | 分類號: | G02B3/00;G02B3/06;G01S17/10;G01S7/4865;G01S7/48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楊平平 |
| 地址: | 518129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透鏡 激光 發射 系統 電子設備 | ||
1.一種透鏡,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鏡(10)具有相反的第一表面(10a)和第二表面(10b),所述第一表面(10a)具有第一光學結構(20),所述第一光學結構(20)至少包括多個第一微透鏡(201)和多個第二微透鏡(202),所述第一微透鏡(201)和所述第二微透鏡(202)均為柱面透鏡,且所述第一微透鏡(201)的軸向子午線(m1)和所述第二微透鏡(202)的軸向子午線(m2)平行,所述第一微透鏡(201)和所述第二微透鏡(202)的以下參數中的至少一個不同:
曲率半徑;
通光孔徑;
所述第二表面(10b)具有第二光學結構(3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透鏡,其特征在于,多個所述第一微透鏡(201)位于所述第一表面(10a)的中部,多個所述第二微透鏡(202)位于多個所述第一微透鏡(201)的兩側。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透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學結構(20)包括多個第一微透鏡組(21)和多個第二微透鏡組(22),所述第一微透鏡組(21)和所述第二微透鏡組(22)在第一方向(A)上交替分布,所述第一方向(A)為垂直于所述第一微透鏡(201)的軸向子午線(m1)的方向;
所述第一微透鏡組(21)包括m個所述第一微透鏡(201),所述第二微透鏡組(22)包括n個所述第二微透鏡(202),m和n均為正整數。
4.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透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透鏡(201)的曲率半徑與所述第二微透鏡(202)的曲率半徑滿足如下關系:
0.1≤|R1/R2|≤10
其中,R1為所述第一微透鏡(201)的曲率半徑,R2為所述第二微透鏡(202)的曲率半徑。
5.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透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透鏡(201)的通光孔徑與所述第二微透鏡(202)的通光孔徑滿足如下關系:
0.1≤D1/D2≤10
其中,D1為所述第一微透鏡(201)的通光孔徑,D2為所述第二微透鏡(202)的通光孔徑。
6.根據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透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學結構(30)包括多個第三微透鏡(301),所述第三微透鏡(301)為柱面透鏡,且所述第三微透鏡(301)的軸向子午線(m3)平行于所述第一微透鏡(201)的軸向子午線(m1)。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透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微透鏡(301)的曲率半徑與所述第一微透鏡(201)的曲率半徑滿足如下關系:
0.1≤|R3/R1|≤10
其中,R1為所述第一微透鏡(201)的曲率半徑,R3為所述第三微透鏡(301)的曲率半徑。
8.根據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透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微透鏡(301)的通光孔徑與所述第一微透鏡(201)的通光孔徑滿足如下關系:
0.1≤D3/D1≤10
其中,D1為所述第一微透鏡(201)的通光孔徑,D3為所述第三微透鏡(301)的通光孔徑。
9.根據權利要求6~8任一項所述的透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10b)為凸面,所述第二表面(10b)包括中部區域(101)、第一斜面區域(102)和第二斜面區域(103),所述第一斜面區域(102)和所述第二斜面區域(103)位于所述中部區域(101)的兩側,所述第三微透鏡(301)位于所述中部區域(10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902254.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高比活堿性木聚糖酶突變體
- 下一篇:天線結構和電子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