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監測和調度的移動通信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901233.9 | 申請日: | 2021-08-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071769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2-18 |
| 發明(設計)人: | 鄭元勝;H.薩伯;裵正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三星電子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4W72/12 | 分類號: | H04W72/12;H04L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師事務所 11105 | 代理人: | 張婧 |
| 地址: | 韓國***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監測 調度 移動 通信 方法 | ||
一種用于監測和調度的系統和方法。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方法包括:由用戶設備(UE)接收下行鏈路控制信息(DCI),該DCI指定第一物理下行鏈路共享信道(PDSCH)和第二PDSCH的調度。
相關申請的交叉引用
本申請要求以下優先權和權益:(i)2020年8月6日提交的標題為“METHODS OFFLEXIBLE PDCCH MONITORING CAPABILITY FOR HIGHER SCS”的美國臨時申請No.63/062,051,(ii)2021年1月18日提交的標題為“METHODS OF FLEXIBLE PDCCH MONITORINGCAPABILITY FOR HIGHER SCS”的美國臨時申請No.63/138,585,(iii)2021年3月24日提交的標題為“METHODS OF FLEXIBLE PDCCH MONITORING CAPABILITY FOR HIGHER SCS”的美國臨時申請No.63/165,398,(iv)2020年8月6日提交的標題為“Methods of dynamicscheduling multiple PDSCH by a single DCI”的美國臨時申請No.63/062,234,(v)2020年8月6日提交的標題為“METHODS OF DYNAMIC SCHEDULING MULTIPLE PDSCH BY A SINGLEDCI”的美國臨時申請No.63/062,275,以及(vi)2020年8月7日提交的標題為“METHODS OFDYNAMIC SCHEDULING MULTIPLE PDSCH BY A SINGLE DCI”的美國臨時申請No.63/063,008;本段中標識的所有文件的公開內容通過引用整體并入本文。
技術領域
根據本公開的實施例的一個或多個方面涉及移動通信,更具體地,涉及用于在基于OFDM的移動通信中適應高子載波間隔的系統和方法。
背景技術
在移動通信(例如,5G)系統中,高子載波間隔(例如,480kHz或以上)的使用可能導致各種挑戰。例如,對每時隙的物理下行鏈路控制信道(PDCCH)監測的限制以及對每時隙的非重疊控制信道元素(CCE)數量的限制可能難以滿足,并且,如果每個下行鏈路控制信息(DCI)僅調度一個物理下行鏈路共享信道(PDSCH),那么實現高吞吐量也可能具有挑戰性。
因此,需要用于在移動通信中適應高子載波間隔的系統和方法。
發明內容
根據本公開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方法,包括:由用戶設備(UE)接收下行鏈路控制信息(DCI),其中,DCI指定第一物理下行鏈路共享信道(PDSCH)和第二PDSCH的調度。
在一些實施例中,DCI標識時域資源分配(TDRA)表的第一行;TDRA表的第一行指定第一數量的PDSCH的調度;以及TDRA表的第二行指定與第一數量不同的第二數量的PDSCH的調度。
在一些實施例中,DCI不包含碼塊組(CBG)字段。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方法還包括:由UE接收第三PDSCH將不被發送的指示;接收第一PDSCH;接收第二PDSCH;以及不接收第三PDSCH。
在一些實施例中,DCI包括定時偏差,并且該方法還包括在物理上行鏈路控制信道(PUCCH)時隙中發送ACK或NACK,該PUCCH時隙在最新調度的PDSCH之后隔所述定時偏差。
在一些實施例中,DCI包括下行鏈路分配索引(DAI),所述DAI具有比最近先前接收的DCI中的DAI大1以上的值,其中,DAI與最近先前接收的DCI中的DAI之差等于由DCI標識的時域資源分配(TDRA)表的一行中的開始和長度指示符(SLIV)的數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三星電子株式會社,未經三星電子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901233.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