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雙遠心曝光鏡頭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898114.2 | 申請日: | 2021-08-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589485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23 |
| 發明(設計)人: | 施宏艷;朱敏;王國力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波長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波長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13/00 | 分類號: | G02B13/00;G02B13/22;G02B1/00;G03F7/20 |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341 | 代理人: | 李建芳 |
| 地址: | 211121 江蘇省南***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雙遠心 曝光 鏡頭 | ||
1.一種雙遠心曝光鏡頭,其特征在于:從物方到像方由依次設置的前透鏡組、光闌和后透鏡組組成;前透鏡組從物方到像方包括依次設置的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第五透鏡和第六透鏡,其中,第一透鏡為雙凸透鏡,第二透鏡為厚彎月透鏡,第三透鏡為厚彎月透鏡,第四透鏡為彎月透鏡,第五透鏡為凸透鏡,第六透鏡為凹透鏡;后透鏡組從物方到像方包括依次設置的第七透鏡和第八透鏡,第七透鏡為彎月透鏡,第八透鏡為雙凸透鏡;
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之間的中心間隔為0~0.01mm;第三透鏡與第四透鏡之間的中心間隔為1.944±0.01mm;第四透鏡與第五透鏡之間的中心間隔為48.83±0.01mm;第五透鏡與第六透鏡之間的中心間隔為0.8±0.01mm;第六透鏡與光闌之間的中心間隔為120.469±0.01mm;第七透鏡與第八透鏡之間的中心間隔為65.48±0.01mm。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遠心曝光鏡頭,其特征在于:第一透鏡的物面側為凸面,像面側為凸面;第二透鏡的物面側為凸面,像面側為凹面;第三透鏡的物面側為凸面,像面側為凹面;第四透鏡的物面側為凸面,像面側為凹面;第五透鏡的物面側為平面,像面側為凸面;第六透鏡的物面側為凹面,像面側為凹面;第七透鏡的物面側為凹面,像面側為凸面;第八透鏡的物面側為凸面,像面側為凸面。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雙遠心曝光鏡頭,其特征在于:第一透鏡的物面側:205mm<R<290mm,第一透鏡的像面側:-150mm<R<-200mm;第二透鏡的物面側:65mm<R<105mm,第二透鏡的像面側:600mm<R<700mm;第三透鏡的物面側:50mm<R<75mm,第三透鏡的像面側:125mm<R<195mm;第四透鏡的物面側:525mm<R<550mm,第四透鏡的像面側:35mm<R<65mm;第五透鏡的物面側:平面,第五透鏡的像面側:-20mm<R<-45mm;第六透鏡的物面側:-20mm<R<-45mm,第六透鏡的像面側:125mm<R<195mm;第七透鏡的物面側:-105<R<-135mm,第七透鏡的像面側:-85mm<R<-115mm;第八透鏡的物面側:255mm<R<375mm,第八透鏡的像面側:-600mm<R<-750mm;前述R均為曲率半徑。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雙遠心曝光鏡頭,其特征在于:第一透鏡的物面側:R為268.38±0.2mm,第一透鏡的像面側:R為-196.78±0.2mm;第二透鏡的物面側:R為94.19±0.2mm,第二透鏡的像面側:R為660±0.2mm;第三透鏡的物面側:R為69.38±0.2mm,第三透鏡的像面側:R為155.245±0.2mm;第四透鏡的物面側:R為540.35±0.2mm,第四透鏡的像面側:R為47.53±0.2mm;第五透鏡的物面側:平面,第五透鏡的像面側:R為-32.457±0.2mm;第六透鏡的物面側:R為-30.67±0.2mm,第六透鏡的像面側:R為164±0.2mm;第七透鏡的物面側:R為-122.366±0.2mm,第七透鏡的像面側:R為-105.298±0.2mm;第八透鏡的物面側:R為331.067±0.2mm,第八透鏡的像面側:R為-691.8±0.2mm;前述R均為曲率半徑。
5.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雙遠心曝光鏡頭,其特征在于:第一透鏡的中心厚度為7.4mm±0.02mm;第二透鏡的中心厚度為22±0.02mm;第三透鏡的中心厚度為20±0.02mm;第四透鏡的中心厚度為7.2±0.02mm;第五透鏡的中心厚度為3.5±0.02mm;第六透鏡的中心厚度為2±0.02mm;第七透鏡的中心厚度為11.2±0.02mm;第八透鏡的中心厚度為8±0.02mm。
6.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雙遠心曝光鏡頭,其特征在于:第一透鏡到第八透鏡均采用在405nm±5nm范圍內高透玻璃材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波長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波長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南京波長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波長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898114.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抽砂裝置
- 下一篇:一種智能運維客服系統及實現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