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廚余垃圾與綠化垃圾的組合堆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891465.0 | 申請日: | 2021-08-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58273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02 |
| 發明(設計)人: | 于景成;田丹;靳國良;田藝偉;辛凱;張有;孫雪艷;于梓方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昊業怡生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5F15/00 | 分類號: | C05F15/00;C05F17/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趙榮之 |
| 地址: | 100093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垃圾 綠化 組合 堆肥 方法 | ||
本發明廚余垃圾與綠化垃圾的組合堆肥方法包括:從廚余垃圾中將新鮮果蔬分揀出來,將其裝入密封性完好的發酵罐中,并在發酵罐中加入工業蜜餞和水進行厭氧發酵90?100天后,得到環保酵素;將廚余垃圾與綠化垃圾分別通過粉碎機粉碎;檢測廚余垃圾粉碎顆粒與綠化垃圾粉碎顆粒的含水率和碳氮比;按照比例將廚余垃圾粉碎顆粒和綠化垃圾粉碎顆粒放入混料機內進行混合;將得到的混料裝入生態袋封裝,并把裝入混料的生態袋放置在由框架焊接的堆肥裝置中,在室溫下放置2~3個月;檢測堆肥裝置內物料的溫度,待物料溫度降至30℃以下并持續24小時不再升溫時發酵完成,啟動翻斗裝置將堆肥裝置內的物料送入出料斗中,然后將物料裝袋儲存,準備出售。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垃圾堆肥處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廚余垃圾與綠化垃圾的組合堆肥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垃圾分類的有序進行,廚余垃圾產量激增,如何資源化處理廚余垃圾成為熱議話題。
同時,城市綠化覆蓋率的不斷上升,綠化垃圾的產量也在日益增加。隨著能源發展以及環保需求的變化,國內禁止對垃圾進行焚燒和填埋處理,因此綠化垃圾的資源化、無害化處理,已成為極具生態價值及經濟價值的關注焦點。
因此,堆肥處理工藝應運而生,堆肥處理得到的有機肥,可回用于綠化建設中,改善了城市綠化土壤,實現了廢棄物循環利用,有效解決資源浪費問題。
申請公開號為CN104387137的專利中,公開了一種菌糠和廚余垃圾混合堆肥的方法,該方法需另行采購菌糠,且堆肥過程中產生大量異味氣體,未能實現資源化、無害化處理。
申請公開號為CN111393194的專利中,公開了一種綠化垃圾堆肥處理工藝系統,對綠化垃圾進行泡料處理,并在泡料后添加菌種進行發酵。該工藝系統占地面積大、需另行采購菌種、造價及運行成本高,未能實現資源化處理。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占地面積大、成本高、異味重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廚余垃圾與綠化垃圾的組合堆肥方法,實現了廢棄物的聯合資源化、無害化處理。
本發明的一種廚余垃圾與綠化垃圾的組合堆肥方法,其中:它包括以下步驟:
(1)、從廚余垃圾中將新鮮果蔬分揀出來,將其裝入密封性完好的發酵罐中,并在發酵罐中加入工業蜜餞和水,工業蜜餞:新鮮果蔬:水=1.5:3:10,工業蜜餞為甘蔗糖蜜;在室溫狀態下,將它們放在發酵罐內進行厭氧發酵90-100天后,得到液體和新鮮果蔬渣,所得到的液體為環保酵素;
(2)、將廚余垃圾與綠化垃圾分別通過粉碎機進行粉碎,得到3-20mm的廚余垃圾粉碎顆粒與綠化垃圾粉碎顆粒;
(3)、分別檢測出步驟(2)得到的廚余垃圾粉碎顆粒與綠化垃圾粉碎顆粒的含水率和碳氮比;
(4)、按照比例將廚余垃圾粉碎顆粒和綠化垃圾粉碎顆粒放入混料機內進行混合,并向混料機中加入步驟(1)得到的酵素,酵素:綠化垃圾:廚余垃圾=1:3-8:8-12,使得混料含水率為55%~60%和碳氮比為25~30:1;
(5)、將步驟(4)得到的混料從混料機裝入生態袋封裝,并把裝入混料的生態袋放置在由框架焊接的堆肥裝置中,堆肥裝置為長方體框架,它的長、寬分別為0.8-1.5米,高為0.8-1.3米,其容積≤1.3m3,啟動吊裝機,將堆肥裝置吊起并碼放在在一起,在室溫下放置2~3個月,相鄰堆肥裝置四周的間距大于20cm,在堆肥期間對堆肥裝置不進行任何操作;
(6)、檢測堆肥裝置內物料的溫度,待物料溫度降至30℃以下并持續24小時不再升溫時,發酵完成,啟動翻斗裝置將堆肥裝置內的物料送入出料斗中,然后將物料裝袋儲存,準備出售。
本發明的一種廚余垃圾與綠化垃圾的組合堆肥方法,其中:將步驟(1)得到新鮮果蔬渣混入步驟(2)的廚余垃圾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昊業怡生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北京昊業怡生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89146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