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多功能海上智能著陸裝置及控制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888937.7 | 申請日: | 2021-08-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41538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21 |
| 發明(設計)人: | 馬忠俊;姜瀚東;孫攀;李子龍;干方律;鄒函成;史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凌耀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3B27/14 | 分類號: | B63B27/14 |
| 代理公司: | 上海碩力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51 | 代理人: | 林曉青 |
| 地址: | 201108 上海市閔行區華寧***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多功能 海上 智能 著陸 裝置 控制 方法 | ||
本申請提供了一種多功能海上智能著陸裝置及控制方法。多功能海上智能著陸裝置包括登乘平臺和著陸錐。著陸錐具有展開狀態和收合狀態,著陸錐包括萬向鉸,和鉸接至萬向鉸的球體的外側臂和內側臂,著陸板鉸接至內側臂,外側臂可分離地卡接至著陸板,形成著陸錐的展開狀態;外側臂、內側臂和著陸板還可收起至靠近登乘平臺的位置,形成著陸錐的收合狀態。在展開狀態,著陸板適于向下支撐至著陸點,在收合狀態,外側臂適于沿離開登乘平臺的方向連接至著陸點。控制方法根據著陸點的位置,控制著陸裝置呈展開狀態或收合狀態進行著陸,并通過傳感器等裝置監控著陸過程。本申請實現了海上著陸裝置的多功能化和智能化。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船舶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多功能海上智能著陸裝置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船舶與陸地、海洋平臺或其他船舶之間經常需要進行人員和貨物的交換,登乘平臺就是用于連接船舶與陸地、海洋平臺或其他船舶的通道。常用的登乘平臺著陸裝置一般通過兩個小型液壓缸對步橋梯架換乘點施加恒張力來使舷梯末端固定。當登乘平臺的著陸地點與船舶存在高度差時,這樣的方式難以使得登乘平臺與著陸地點之間形成一個安全通道,導致船舶在該種工況下難以保證平臺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
為此,公開號為CN105539744A的發明專利申請提供了一種主動補償式海上平臺登靠裝置,通過液壓升降機構連接跳板底座和座架,并通過控制裝置控制液壓升降機構,以主動補償波浪造成的船舶升降。
但是上述技術方案還存在以下不足:
1.主動補償系統較復雜,成本高,且長時間使用會產生較高的能源消耗,適用范圍較小;
2.僅提供從上往下接觸著陸點的著陸方式,對著陸點和登乘平臺之間的相對位置的適應性不佳;
3.著陸裝置和著陸點的接合過程未實現智能化,著陸過程的安全性和操作人員的舒適性不佳。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以上缺陷,本申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成本低,提供兩種著陸方式、對著陸點的適應性好,著陸過程智能化的著陸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申請提供了一種多功能海上智能著陸裝置及控制方法。
所述多功能海上智能著陸裝置適于架設于載具和著陸點之間,包括:登乘平臺,具有連接端和著陸端,所述連接端適于活動連接至所述載具;著陸錐,安裝于所述著陸端,所述著陸錐包括著陸板和連接組件,所述連接組件連接于所述著陸板和所述登乘平臺之間;所述著陸錐具有展開狀態和收合狀態,在所述展開狀態,所述著陸板與所述登乘平臺之間具有第一預設距離,并且所述著陸板適于支撐至所述著陸點;在所述收合狀態,所述著陸板與所述登乘平臺疊合設置,所述連接組件或所述著陸板適于連接于所述著陸點。
優選地,所述連接組件包括萬向鉸和外側臂,所述萬向鉸具有底座和旋轉體,所述旋轉體萬向旋轉設置于所述底座,所述底座固定至所述著陸端的底面;所述著陸板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連接至所述旋轉體;所述外側臂具有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三端鉸接至所述旋轉體,在所述著陸錐處于所述展開狀態時,所述第四端可脫開地連接至所述第二端,在所述著陸錐處于所述收合狀態時,所述第四端適于與所述第二端脫開并位于在所述登乘平臺的長度方向上超出所述著陸端的位置;所述多功能海上智能著陸裝置還包括第一驅動器,用于驅動所述外側臂繞所述第三端旋轉。
優選地,所述連接組件還包括內側臂,所述內側臂具有第五端和第六端,所述第五端鉸接至所述旋轉體,所述第六端鉸接至所述第一端;所述著陸錐還包括第二驅動器,用于驅動所述著陸板繞所述第一端旋轉。
優選地,所述多功能海上智能著陸裝置還包括第三驅動器,用于驅動所述內側臂繞所述第五端旋轉。
優選地,所述第四端具有鉸接設置的第一卡接件,所述第二端具有與所述第一卡接件匹配設置的第二卡接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凌耀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凌耀船舶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888937.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檢測非洲豬瘟病毒的CDA引物組、試劑盒及其應用
- 下一篇:平衡座組裝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