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兼顧防護效果及舒適性的多模式病房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888903.8 | 申請日: | 2021-08-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23458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15 |
| 發明(設計)人: | 高寶虎;張健飛;房浩;張慶昱;曹長印;譚維妮;李志武;馮浩;王博;張平平;劉玉潔;肖斌;阮斌;樊興偉;黎家仁;方燦;駱淦;楊紀俊;喻茂欣;劉闖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建集成建筑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H3/08 | 分類號: | E04H3/08;F24F3/163;F24F7/003;F24F7/007;F24F8/1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聯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李丹;晁璐松 |
| 地址: | 102629 北京市大興區中關村科技園***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兼顧 防護 效果 舒適 模式 病房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種兼顧防護效果及舒適性的多模式病房,用于根據需求轉換為負壓病房或常規病房以入住不同病人,并確保在負壓模式及常規模式下都具備良好的舒適性;包括病人活動間(13)及負壓空調系統,和分別與病人活動間(13)連通的醫護通道(11)、病患通道(12)、衛生間(14)、以及互鎖自凈傳遞窗(5);所述醫護通道(11)通過緩沖間(15)與病人活動間(13)連通;其特征在于:
所述病患通道(12)為可直接觀察到建筑外景的玻璃走廊,所述病患通道(12)與病人活動間(13)之間的隔板為透明板壁,所述透明板壁上開有門;所述玻璃走廊中設置有可拆卸的、用于在常規模式下將玻璃走廊中與病人活動間(13)對齊的一段分隔出來以拓展病人活動間(13)的隔斷板壁(32);
所述緩沖間(15)的側墻中,分隔緩沖間(15)與病患通道(12)的隔墻為可拆卸的、用于在常規模式下拓展病人活動間(13)并方便人員物資進出的密封板壁(31);
所述病人活動間(13)、衛生間(14)、醫護通道(11)、緩沖間(15)、以及病患通道(12)統一稱作病房分區;所述負壓空調系統包括通過空調支管(62)分別與各病房分區連通的新風空調(61),以及通過抽氣支管(72)分別與各病房分區連通的排風機(71);所述新風空調(61)以及排風機(71)帶有用于過濾空氣中病原體的過濾器,所述新風空調(61)的過濾器可拆卸;
所述病人活動間(13)內還設置有用于輔助病人在無親屬陪護下生活自理的病房輔助系統;
所述病房成排設置且同一排的病房的陽臺相互連通并拼合為病患通道(12),所述隔斷板壁(32)為將相鄰的病房隔開的墻板;所述緩沖間(15)為病房的玄關,由醫護通道(11)進入玄關的門記作一層門(21);所述密封板壁(31)設置在玄關與病人活動間(13)交界處,所述密封板壁(31)上開設有與一層門(21)互鎖的門,并記作二層門(22);所述一層門(21)、以及二層門(22)均為密封門,所述陽臺在病房處于負壓模式時,陽臺位置的建筑外墻上所有窗口均為密封狀態;
所述密封板壁(31)為繞豎直的銷軸旋轉的單扇門結構,在病房處于普通模式時,所述密封板壁(31)倚靠玄關側墻設置;在病房處于負壓模式時,所述密封板壁(31)封堵在玄關與病人活動間(13)交界處;所述隔斷板壁(32)為折疊板,所述陽臺帶有兩塊可拆卸的密封落地窗(33);兩塊所述密封落地窗(33)與陽臺兩側的兩塊隔斷板壁(32)一一對應,并組合成繞豎直的銷軸旋轉的雙扇門結構,所述密封落地窗(33)帶有與自動控制系統電連接的伺服裝置;在病房處于普通模式時,所述隔斷板壁(32)展開并設置在相鄰兩個病房的陽臺交界處,所述密封落地窗(33)倚靠隔斷板壁(32)設置;在病房處于負壓模式時,所述隔斷板壁(32)處于折疊狀態,所述密封落地窗(33)在陽臺開口處拼合并密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兼顧防護效果及舒適性的多模式病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病房還包括用于帶動密封板壁(31)以及隔斷板壁(32)移動的伺服裝置,各空調支管(62)及抽氣支管(72)上分別設置有自動閥,各所述伺服裝置、新風空調(61)、排風機(71)、以及自動閥分別與自動控制系統電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兼顧防護效果及舒適性的多模式病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玄關內設置有給排水接口,所述玄關與衛生間(14)并排設置;在病房處于普通模式時,所述密封板壁(31)倚靠玄關遠離衛生間(14)的側墻設置、且所述給排水接口設置在密封板壁(31)后。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兼顧防護效果及舒適性的多模式病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病房輔助系統包括自病床起通向衛生間(14)以及病房的門的墻壁扶手(131)、用于檢測到病人夜間下床后第一時間提供照明的踢腳燈、以及設置在衛生間(14)的潔具邊沿的潔具扶手(141),所述墻壁扶手(131)還包括自病床起通向儲物柜的部分,踢腳燈感應器(132)設置在病床左右邊沿,踢腳燈燈頭(133)設置在衛生間(14)門口、病床的床頭、以及儲物柜旁邊;所述墻壁扶手(131)上設置有人體感應燈,所述人體感應燈的燈頭為沿墻壁扶手(131)延伸方向設置的LED燈條;所述病人活動間(13)內設置有儲藏柜(4),所述互鎖自凈傳遞窗(5)通向儲藏柜(4)內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建集成建筑有限公司,未經中建集成建筑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888903.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