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高壓力微型氣泵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110887497.3 | 申請日: | 2021-08-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44620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28 |
| 發(fā)明(設計)人: | 徐波;印佳慧;吳逸飛 | 申請(專利權(quán))人: | 漢得利(常州)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4B45/047 | 分類號: | F04B45/047;F04B39/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錦信誠泰知識產(chǎn)權(quán)代理有限公司 11813 | 代理人: | 陳興旺 |
| 地址: | 213022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quán)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壓力 微型 氣泵 | ||
本發(fā)明涉及空氣泵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高壓力微型氣泵,包括:殼體,包括一容置空間,兩端設置有進氣口和出氣口;單向閥,固定設置在殼體內(nèi),且位于靠近進氣口的一端;壓電振子模組,固定設置在殼體內(nèi),壓電振子模組驅(qū)動單向閥從進氣口進行吸氣;若干壓力閥,固定設置在殼體內(nèi),且位于單向閥和出氣口之間,若干壓力閥對吸入的空氣進行逐級增壓,最終從出氣口排出;其中,壓力閥為中間局部切開的薄片結(jié)構(gòu),當壓力未達到預定值時,切口處閉合,限制空氣通過;當壓力達到預定值時,切口處打開,空氣從切口處流過。本發(fā)明中,提高了空氣泵的壓力,且由于壓力閥和單向閥由于其結(jié)構(gòu)形式,使得氣泵的外觀尺寸小,能夠方便的安裝在微型產(chǎn)品中。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空氣泵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高壓力微型氣泵。
背景技術
隨著儀表儀器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市場趨向于微小尺寸、高度集成、緊湊和方便的產(chǎn)品,人們對能夠提高泵性能的小型氣壓泵的需求越來越大,因此微型空氣泵順應而生。由于微型空氣泵的結(jié)構(gòu)小巧,很大程度上不能滿足人們對空氣泵壓力的需求,因此亟需提高空氣泵的壓力。
目前存在的高壓力空氣泵大致分為離心式微型氣泵和凸輪式多級壓縮微型高壓氣泵,前者雖然充氣頻率高且充氣速度快,但一定程度上減小了充氣的壓力,后者則是通過凸輪多級壓縮之后,有效的提高了空氣泵的壓力,但是也增加了產(chǎn)品的體積。
鑒于上述問題的存在,本設計人基于從事此類產(chǎn)品工程應用多年豐富的實務經(jīng)驗及專業(yè)知識,并配合學理的運用,積極加以研究創(chuàng)新,以期創(chuàng)設一種高壓力微型氣泵,使其更具有實用性。
公開于該背景技術部分的信息僅僅旨在加深對本發(fā)明的總體背景技術的理解,而不應當被視為承認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該信息構(gòu)成已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公知的現(xiàn)有技術。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高壓力微型氣泵,從而有效解決背景技術中的問題。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高壓力微型氣泵,包括:
殼體,所述殼體包括一容置空間,所述殼體兩端設置有進氣口和出氣口;
單向閥,所述單向閥固定設置在所述殼體內(nèi),且位于靠近所述進氣口的一端,所述單向閥包括進氣層、膜、夾層和出氣層;
壓電振子模組,所述壓電振子模組固定設置在所述殼體內(nèi),所述壓電振子模組驅(qū)動所述單向閥從所述進氣口進行吸氣;
若干壓力閥,所述若干壓力閥固定設置在所述殼體內(nèi),且位于所述單向閥和所述出氣口之間,若干所述壓力閥對吸入的空氣進行逐級增壓,最終從所述出氣口排出;
其中,所述壓力閥為中間局部切開的薄片結(jié)構(gòu),當壓力未達到預定值時,切口處閉合,限制空氣通過;當壓力達到預定值時,切口處打開,空氣從切口處流過。
進一步地,所述單向閥處和若干所述壓力閥處都設置有壓縮腔,且所述壓縮腔沿氣體流動方向逐漸減小。
進一步地,每兩個壓縮腔之間設置有氣道,所述氣道沿氣體流動方向逐漸減小。
進一步地,若干所述壓力閥其厚度沿氣體流動方向逐漸增大。
進一步地,若干所述壓力閥其切口大小沿氣體流動方向逐漸減小。
進一步地,若干所述壓力閥其切口開啟時高度沿氣體流動方向逐漸減小。
進一步地,所述切口為圓弧形。
進一步地,所述單向閥和若干壓力閥在所述殼體內(nèi)環(huán)繞設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quán)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quán)人授權(quán)。該專利全部權(quán)利屬于漢得利(常州)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經(jīng)漢得利(常州)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quán)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quán)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887497.3/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圍護樁間噴射混凝土兼做防水基面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種新型自動碾磨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