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TG為170-180℃真空導入環氧樹脂基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886348.5 | 申請日: | 2021-08-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48083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08 |
| 發明(設計)人: | 高桂林;高桂蓮;魏玲;董倩;王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眾博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L63/00 | 分類號: | C08L63/00;C08L21/00;C08K7/14;C08G59/42;C08G59/50;C08G59/58 |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李金標 |
| 地址: | 239050 安徽省滁州市烏衣***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tg 170 180 真空 導入 環氧樹脂 復合材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TG為170?180℃真空導入環氧樹脂基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涉及一種高分子材料制備技術領域,包括以下制備步驟:(1)將樹脂組分高速攪拌分散;(2)制備固化劑;(3)將增強材料裁切后放置在經脫模劑處理后的模具上,進行真空脫氣,然后進行真空測試,測試通過后,模具預熱,將樹脂組分和固化劑混合均勻,用真空泵將樹脂組分和固化劑的混合物導入到模具中;(4)通過固化工藝,得到環氧樹脂基復合材料。本發明通過采用酸酐固化體系,降低了環氧樹脂和固化劑混合物的粘度,改善其對增強材料的浸潤性,提高復合材料的結合度,增強了復合材料的強度,且能大大降低了復合材料的制備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高分子材料制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TG為170-180℃真空導入環氧樹脂基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復合材料是指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以不同方式組合而成的材料,復合材料能發揮材料各自的優點,克服單一材料的缺陷,其具有比重小、比強度和比模量大的特點,還具有良好的化學穩定性、耐磨性、耐熱性等性能,在航天、汽車、建筑、健身器材等領域均有廣泛的用途。復合材料按照機體不同,可以分為樹脂基、金屬基和陶瓷基復合材料。
環氧樹脂是一種分子中含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具有反應活性的環氧基,以脂肪族、脂環族或者芳香族烴類為骨架的高分子預聚體。環氧樹脂自身為線性結構,在未與固化劑形成三維網狀結構之前,無法具有交聯固化行為發揮粘接作用。
環氧樹脂作為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復合材料的樹脂基體,因其與固化劑結合后具有較高的強度和模量,而被廣泛與固化劑結合達到材料的多種功能,然而,目前采用的真空導入工藝用環氧樹脂均是采用胺類固化體系,環氧樹脂用多官能團的縮水甘油胺,固化物TG達到170-180℃時成本較高,大大增加了制備復合材料的成本。此外胺類固化體系中,環氧樹脂和固化劑混合物的粘度相對大,其對玻璃纖維的浸潤性也相對較差,進而影響復合材料的強度等性能。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真空導入環氧樹脂基復合材料,通過采用酸酐固化體系,大大降低了復合材料的制備成本,降低了環氧樹脂和固化劑混合物的粘度,改善其對增強材料的浸潤性,提高復合材料的結合度,增強復合材料的強度。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一種TG為170-180℃真空導入環氧樹脂基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樹脂組分放于高速分散機中以1000-3000r/min攪拌分散1-3h;
所述樹脂組分包括:脂環族環氧樹脂、活性稀釋劑和橡膠;
(2)制備固化劑:將新戊二醇和四氫苯酐混合,在攪拌狀態下加熱至130-150℃,反應1-3h后冷卻至室溫,然后加入四氫苯酐脂環胺和叔胺促進劑,得到固化劑;
(3)將玻璃纖維布裁切后按照制件厚度要求鋪層在模具內,并進行真空測試,測試通過后,將樹脂組分和固化劑按照一定質量比混合均勻,模具預熱至80±2℃,真空脫氣30min,然后用真空泵將樹脂組分和固化劑的混合物導入到模具中;
(4)固化工藝:在步驟(3)后,80±2℃固化3-5h,160±4℃下固化8-12h,冷卻至室溫,脫模得到環氧樹脂基復合材料。
優選地,步驟(1)中,原料按照重量份數計如下:脂環族環氧樹脂50-90份、活性稀釋劑10-30份、橡膠5-20份。
優選地,步驟(2)中,原料按照重量份數計如下:新戊二醇3-8份、四氫苯酐12-32份、甲基四氫苯酐脂環胺50-60份、叔胺促進劑0.5-1.5份。
優選地,所述活性稀釋劑為三羥甲基丙烷三縮水甘油醚,所述橡膠為核殼橡膠。
優選地,步驟(3)中,樹脂組分和固化劑的質量比為100:11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眾博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經安徽眾博新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88634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