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高低種植技術的多農作物混合種植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886308.0 | 申請日: | 2021-08-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57530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02 |
| 發明(設計)人: | 劉振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遼寧辰龍入海農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22/00 | 分類號: | A01G22/00;A01C21/00 |
| 代理公司: | 湖南楚墨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3268 | 代理人: | 梁琴琴 |
| 地址: | 110100 遼寧省遼陽市蘇***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高低 種植 技術 農作物 混合 方法 | ||
1.一種基于高低種植技術的多農作物混合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根據需要種植的農作物選擇土壤力相適應的土地,間距寬為2.4米的一畝地,并在所選擇的土地上進行開墾、翻土和去石作業;將去石后的土地進行整平,并開墾出兩條高壟和兩條低壟;
S2:開墾產生的雜草連通根部拔起,并在高壟和低壟之間挖出坑洞處,將雜草連通肥料填埋到坑道并作填平處理;
S3:選著需要播種的高桿農作物種子和匍匐類農作物種子,在溫室大棚里進行發芽,保證溫室大棚的溫度和濕度與種子發芽條件相匹配;
S4:將發芽的高桿農作物芽和匍匐類農作物芽轉運種植到的高壟和低壟處,噴灑水分和營養液;
S5:種植時,每隔2-3天噴灑一次噴灑水分和營養液,直到發芽的高桿農作物芽和匍匐類農作物芽完全存活即可澆灌;
S6:每隔5-7天對高桿農作物苗進行施肥點灌,每隔3-5天對匍匐類農作物苗進行點灌施肥,等到農作物成熟之后收獲即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高低種植技術的多農作物混合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1中,土壤力的檢測方法如下:
第一步驟:根據土地的形狀,選擇對角線取樣法或者棋盤式取樣法對種植地的土壤進行取樣;
第二步驟:將采集的樣品土壤依次單獨的放置到肥力分析儀的內部,通過肥力分析儀內部的檢測頭分析每個樣品的肥力值信息;
第三步驟:肥力分析儀對樣品數據進行匯總處理,并結合歷史種植數據給出種植建議。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高低種植技術的多農作物混合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1中,高壟的土壤顆粒直徑為4-5厘米,低壟的土壤顆粒直徑小于1厘米。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高低種植技術的多農作物混合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1中,坑洞的深度位于10-15厘米,且雜草和肥料的位置關系是雜草位于肥料的上層。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高低種植技術的多農作物混合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壟和低壟之間的間距為60厘米,且所述高壟的朝向和低壟的朝向均為南北分布,使得高壟的種植物和低壟的種植物能夠得到充足的光照。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高低種植技術的多農作物混合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4和S5中,營養液的成分表包含:骨粉、磷酸鹽、尿素、鋅元素離子水、硼元素離子水、鐵元素離子水、鎂元素離子水和鉬元素離子水和純凈水。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高低種植技術的多農作物混合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6中,高桿農作物苗進行施肥點灌和對匍匐類農作物苗進行點灌施肥的施肥方法如下:
在高桿農作物苗根部和匍匐類農作物苗根部5厘米的范圍,挖出縫隙為3厘米的間隙,撒上定量的肥力即可。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高低種植技術的多農作物混合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6中,通過人工剪除病葉死葉的方式預防高桿農作物和匍匐類農作物的病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遼寧辰龍入海農業有限公司,未經遼寧辰龍入海農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886308.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