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循環流化床鍋爐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885826.0 | 申請日: | 2021-08-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75764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2-07 |
| 發明(設計)人: | 杜佳軍;曹培慶;張鵬;趙勇綱;王虎;鄔萬竹;段守保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家能源集團國源電力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3C10/00 | 分類號: | F23C10/00;F23C10/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國昊天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王寧 |
| 地址: | 100033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循環 流化床 鍋爐 | ||
本發明公開一種循環流化床鍋爐,包括爐體、入口聯箱、出口聯箱和受熱管屏,入口聯箱位于爐體的底部,出口聯箱位于爐體的頂部,爐體具有爐膛,受熱管屏位于爐膛內,且受熱管屏的底部伸出爐膛與入口聯箱相連,受熱管屏的頂部伸出爐膛與出口聯箱相連;受熱管屏包括多個管屏單元,每個管屏單元包括多個受熱管,多個管屏單元均與入口聯箱和出口聯箱相連,相鄰管屏單元之間具有膨脹間隙。本發明可解決現有技術中受熱管屏的受熱面變形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發電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循環流化床鍋爐。
背景技術
當前社會發展對能源高效利用和環境保護的要求日趨嚴格,具有煤種適應性廣、污染物排放低等優勢的循環流化床鍋爐應用越來越廣泛,近年來循環流化床鍋爐不僅在機組裝機容量上增長迅速,單個機組也在朝著更高參數、更大容量的方向發展。由于機組運行參數的提高和鍋爐尺寸不斷的增大,循環流化床鍋爐所需的換熱面積也要大幅度增加,因此,爐內的受熱管屏的受熱面尺寸的不斷增大,且布置間距不斷減小,但是隨之出現了受熱管屏的受熱面容易變形等問題,甚至導致爆管泄露,直接危害著機組安全可靠運行并造成極大的經濟損失。
發明內容
本發明公開一種循環流化床鍋爐,以解決受熱管屏的受熱面容易變形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采用下述技術方案:
一種循環流化床鍋爐,包括爐體、入口聯箱、出口聯箱和受熱管屏,所述入口聯箱位于所述爐體的底部,所述出口聯箱位于所述爐體的頂部,所述爐體具有爐膛,所述受熱管屏位于所述爐膛內,且所述受熱管屏的底部伸出所述爐膛與所述入口聯箱相連,所述受熱管屏的頂部伸出所述爐膛與所述出口聯箱相連;
其中,所述受熱管屏包括多個管屏單元,每個所述管屏單元包括多個受熱管,多個所述管屏單元均與所述入口聯箱和所述出口聯箱相連,相鄰所述管屏單元之間具有膨脹間隙。
可選地,多個所述管屏單元沿由所述爐膛的內側壁至所述爐膛的中心的方向布置,多個所述受熱管沿由所述爐膛的內側壁至所述爐膛的中心的方向布置。
可選地,靠近所述爐膛的中心的所述受熱管的管徑大于靠近所述爐膛的內側壁的所述受熱管的管徑。
可選地,每個所述管屏單元還包括第一管間鰭片和第二管間鰭片;
所述第一管間鰭片由所述受熱管屏的頂部延伸至所述受熱管屏的底部,所述第一管間鰭片連接相鄰所述受熱管,且所述第一管間鰭片將所述管屏單元分隔成至少兩個管屏子單元;
所述第二管間鰭片的長度小于所述第一管間鰭片的長度,每個所述管屏子單元中的所述受熱管通過所述第二管間鰭片相連,相鄰所述第二管間鰭片形成連接子單元,所述連接子單元沿所述受熱管的延伸方向間隔布置,相鄰所述管屏子單元的所述連接子單元交錯布置。
可選地,所述循環流化床鍋爐還包括鍋爐大板梁,所述鍋爐大板梁位于所述爐體的上方,所述出口聯箱通過彈簧吊架與所述鍋爐大板梁相連。
可選地,所述彈簧吊架的數量為兩個,兩個所述彈簧吊架均勻分布在所述出口聯箱上。
可選地,所述循環流化床鍋爐還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設于所述爐體的外壁,且所述受熱管屏穿過所述密封件。
可選地,所述密封件包括外框、U型網槽和柔性填充物,所述外框與所述爐體的外壁相連,所述U型網槽設于所述外框之內,且所述U型網槽與所述外框相連,所述U型網槽分布于所述受熱管屏的兩側,所述柔性填充物設于所述U型網槽之內。
可選地,所述受熱管屏與所述密封件之間具有膨脹縫隙。
可選地,所述循環流化床鍋爐包括多個所述受熱管屏,多個所述受熱管屏并排布置。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能夠達到以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家能源集團國源電力有限公司,未經國家能源集團國源電力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88582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