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聲景大數據的生物多樣性實時監測和分析系統有效
申請號: | 202110885093.0 | 申請日: | 2021-08-03 |
公開(公告)號: | CN113624279B | 公開(公告)日: | 2023-10-24 |
發明(設計)人: | 李春明;林嬰倫;王靜怡;翁辰;焦亞冉;趙景柱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 |
主分類號: | G01D21/02 | 分類號: | 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鵬帆慧博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903 | 代理人: | 祝遼原 |
地址: | 361021 福建***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聲景大 數據 生物多樣性 實時 監測 分析 系統 | ||
本發明涉及基于聲景大數據的生物多樣性實時監測和分析系統,其中,所述系統包括多個現場采集點和一個數據中心,其中,現場采集點與數據中心通訊連接,現場采集點包括聲景大數據采集單元和聲景大數據傳輸單元,其中,聲景大數據采集單元用于采集生態系統的環境參數、聲音和圖像數據,聲景大數據傳輸單元用于將聲景大數據采集單元所采集的各種數據傳送至數據中心,數據中心包括聲景大數據分析單元和聲景大數據可視化單元,其中,聲景大數據分析單元用于對接收到的各種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以及聲景大數據可視化單元用于對聲景大數據分析單元的處理和分析結果進行展示,以實現對生物多樣性實時監測和分析。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于聲景大數據的生物多樣性實時監測和分析系統。
背景技術
生物多樣性在傳統研究中通常是通過物種豐度、物種全基因組或物種功能特征等相關的指標來衡量,但這些指標的獲取往往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聲景作為一個綜合性很強的生態指標,包含著豐富的生態學信息,如雀鳥鳴叫、風吹水流,以及城市的各類噪音,具有大數據的典型特征,同時具有易得,易記錄的特點,隨著錄音技術的發展,為生物多樣性的實時監測帶來了新思路。
目前國內外對聲景數據的采集多以手持設備進行采集,如便攜式錄音機,或者通過在野外布設錄音設備進行聲音采集,錄音結束后取回實驗室進行分析。聲景相關參數,如聲場中的溫濕度、輻照、風速、氣壓等環境參數缺乏采集,而這些環境參數都對生物有著直接或者間接的影響。同時聲音文件作為一種高密度數據,其數據容量遠高于常規環境參數數據,對其進行遠程傳輸,在野外對有限的網絡帶寬帶來了極大的挑戰。
在借助聲景來分析生物的多樣性的研究方面,盡管有各類型的聲音指數為生物多樣性評價提供了幫助,但是受制于不同場景,使得指數的通用性差,缺乏可移植性,目前還沒有一個單獨的聲音指數能夠準確地描述生物多樣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基于聲景大數據的生物多樣性實時監測和分析系統,以解決上述問題。為此,本發明采用的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基于聲景大數據的生物多樣性實時監測和分析系統,其可包括多個現場采集點和一個數據中心,其中,現場采集點與數據中心通訊連接,現場采集點包括聲景大數據采集單元和聲景大數據傳輸單元,其中,聲景大數據采集單元用于采集生態系統的環境參數、聲音和圖像數據,聲景大數據傳輸單元用于將聲景大數據采集單元所采集的各種數據傳送至數據中心,數據中心包括聲景大數據分析單元和聲景大數據可視化單元,其中,聲景大數據分析單元用于對接收到的各種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以及聲景大數據可視化單元用于對聲景大數據分析單元的處理和分析結果進行展示,以實現對生物多樣性實時監測和分析。
進一步地,聲景大數據采集單元包括環境參數傳感器、聲音傳感器、攝像頭和微型電腦,微型電腦上集成RS485通信接口和USB接口,環境參數傳感器與RS485通信接口連接,聲音傳感器和攝像頭與USB接口連接。
進一步地,攝像頭集成在聲音傳感器上。
進一步地,現場采集點還包括供電單元,所述供電單元包括在線電源、應急供電電池和監測模塊,監測模塊用于監測在線電源的運行狀態,若運行狀態不正常則及時啟用應急供電電池,以確保系統正常運行。
進一步地,聲景大數據傳輸單元包括4G或WIFI模塊和傳輸協議,其中,微型電腦和數據中心通過4G或WIFI模塊通訊連接,傳輸協議包括MQTT協議和FTP協議,環境參數數據封裝為Json格式,通過MQTT協議進行傳輸,聲音和圖像數據通過FTP協議傳輸。
進一步地,聲景大數據分析單元包括特征提取模塊、CNN卷積網絡、UMAP降維模塊以及隨機森林模塊,根據獲得的聲景數據,在特征提取模塊的協助下,提取聲音的梅爾頻譜圖,并將生成的梅爾頻譜圖轉化成128維的特征向量,然后輸入CNN卷積網絡進行分類,分類完成后借助UMAP降維模塊將128維的聲學特征降至2維空間,然后借助隨機森林模塊進行特征聚類,來實現不同特征聲音的集聚或者分散呈現。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88509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