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大白菜雜交制種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883352.6 | 申請日: | 2021-08-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42474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24 |
| 發明(設計)人: | 劉中良;高俊杰;陳震;閆偉強;谷端銀;秦華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泰安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A01G22/15 | 分類號: | A01G22/15;A01H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劉敏 |
| 地址: | 271000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大白菜 雜交 制種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一種大白菜雜交制種方法,屬于植物種子繁殖技術領域。本發明所述制種方法包括選地做畦、挖穴與消毒、栽種、覆膜、搭建網室、架設微噴設備、水肥管理、放蜂和采收。本發明通過采用精準管理對白菜植株生長進行調控,并采用壁蜂授粉解決了人工授粉效率低、混雜等難題,從而提高大白菜種子結實率,有利于白菜的規模化制種。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植物種子繁殖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大白菜雜交制種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大白菜制種方式主要有小株采種和成株采種。采用小株采種,連續多年后會導致大白菜優良性狀變劣,種性退化嚴重。成株采種雖具有保存種性不退化的優點,但是對種植管理有一定的要求,管理跟不上容易導致大白菜爛根死棵。此外,白菜人工授粉制種存在時間短、成本高、效率低等缺點,這些均已成為白菜制種的難題,制約著白菜種業的高效發展。
大白菜成株花期授粉制種最佳的時間一般在4月初至5月中旬,前期氣溫低、后期氣溫高,均不利于花粉活力,特別是倒春寒的發生。而采用人工授粉時間緊、去雄授粉效率低,很難在短時間獲得數量種,種植質量也比較差。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大白菜雜交制種率低的缺陷,本發明提供一種大白菜雜交制種方法,能夠有效解決人工授粉效率低、混雜等難題,提高大白菜種子結實率,有利于規模化制種。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大白菜雜交制種方法,步驟如下:
(1)選地做畦
選擇土壤疏松透氣,富含有機質,且周邊沒有十字花科蔬菜種植的地塊;對地塊進行施肥,施肥規格為,每畝地施三元復合肥(N-P2O5-K2O:15-15-15)75~100kg,有機肥160~200kg,過磷酸鈣20kg,鋅肥和硼肥各1kg;在地塊上按1.5~1.6m寬的規格起平畦,長度為20~30m,畦道寬40cm;
(2)挖穴與消毒
在平畦中央刨一行種植穴,穴距40cm,穴深10~15cm;對平畦(包括種植穴)撒施多菌靈,2kg/畝;
(3)栽種
對越冬貯藏的大白菜成株去掉爛葉,用多菌靈涂抹傷口消毒;根據父母本生育周期及開花特性合理安排種植,種植時,父母本材料臨穴種植,每穴注水栽種,栽種深度以平其根部即可,不要埋到葉片;栽種后,按穴撒施5%辛硫磷顆粒劑10g、發酵餅肥20-30g,等父母本均完成種植后再大水漫灌;
(4)覆膜
緩苗后,在畦內、畦埂上大白菜種植之外的部分覆蓋黑色地膜防草;
(5)搭建網室
大白菜花朵初露時,在畦內搭建小網室,將白菜罩于小網室中;小網室外,以畝為單位搭建大網室,將小網室罩于大網室中;
(6)架設微噴設備
在小網室上方,每畦架設一條微噴帶,微噴帶上設置有數個噴頭;
(7)肥水管理
從花朵初露至花期結束,每天早晨微噴10-20min清水,噴施量為1m3/畝;隔1d噴施1次1%硼肥水溶液,用微噴帶進行噴施,噴施量為20kg/畝,其中硼肥的含量為200g/畝;每隔5-7d用微噴帶噴施含有氨基酸水溶肥的水溶液或稀釋400倍沼液肥,噴施量為30kg/畝;
在始花期,噴施1遍葉面肥,葉面肥為0.5%CaCl2和0.2%MnSO4的混合水溶液,施肥量為CaCl2 250g/畝,MnSO4 100g/畝;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泰安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未經泰安市農業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88335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