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可分層取樣的土壤淋溶原位監測試驗裝置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874848.7 | 申請日: | 2021-07-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65519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16 |
| 發明(設計)人: | 黃爽兵;雷珊;軒晨飛;謝遵濱;黃鉎嵐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江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33/24 | 分類號: | G01N33/24;G01N1/08;G01N1/10 |
| 代理公司: | 武漢智嘉聯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張璐 |
| 地址: | 434023***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分層 取樣 土壤 原位 監測 試驗裝置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可分層取樣的土壤淋溶原位監測試驗裝置及方法,裝置包括集水筒、若干個采樣機構及檢測機構;所述集水筒的兩端開口設置,所述集水筒的一端用于扣合于土壤層的上表面;各個所述采樣機構均包括濾板及接料件;所述檢測機構用于檢測各個所述接料件的接料腔內淋溶液的組成成分。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在集水筒內注入水,從而使注入的水淋溶到下方的土壤層內,在集水筒一側的土壤層上挖掘出一坑槽,在坑槽的側壁上挖掘出若干個不同深度的放置槽,在各個放置槽內均放置采樣機構,通過采樣機構采集對應深度處的淋溶水樣品,并通過檢測機構檢測樣品的組成成分,從而可研究土壤原位淋溶過程中土壤層的垂向上的組分遷移規律。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土壤檢測試驗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可分層取樣的土壤淋溶原位監測試驗裝置及方法。
背景技術
土壤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之一,土壤環境的狀況直接關系到生態安全和農產品的安全。原位淋溶試驗的實施能夠很好的了解農田土壤在灌溉及降雨滲入下有機物以及污染物元素等在垂向上的遷移規律,因此能夠更好的了解土壤狀況,從而可針對性地對農田灌溉排水、污染控制或土地狀況改良提供專業指導,促進農作物的更好地生長。
目前已有的淋溶實驗大多以室內擾動土柱實驗為主,極少有針對野外原位土柱的淋溶試驗,申請號為CN201910190137.0的中國發明專利雖然公開了通過特定裝置實現了對野外灌溉或降雨滲入條件下淋溶樣品的收集,但無法研究土壤原位淋溶過程中土壤層的垂向上的組分遷移規律。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可分層取樣的土壤淋溶原位監測試驗裝置及方法,用以解決現有的原位土柱淋溶試驗無法研究土壤原位淋溶過程中土壤層的垂向上的組分遷移規律。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可分層取樣的土壤淋溶原位監測試驗裝置,包括集水筒、若干個采樣機構及檢測機構;
所述集水筒的兩端開口設置,所述集水筒的一端用于扣合于土壤層的上表面;
各個所述采樣機構均包括濾板及接料件,所述濾板上形成有過濾孔,所述濾板設置于所述土壤層的分層內且位于所述集水筒的下方,所述接料件具有一上端開口的接料腔,所述接料腔位于所述濾板的下方;
所述檢測機構用于檢測各個所述接料件的接料腔內淋溶液的組成成分。
優選地,所述集水筒包括外集水筒及內集水筒,所述外集水筒及所述內集水筒均兩端開口且均扣設于所述土壤層的上表面,所述內集水筒同軸內置于所述外集水筒內,所述內集水筒內形成內儲水腔,所述內集水筒與所述外集水筒之間形成外儲水腔。
優選地,所述接料件包括上漏斗及下漏斗,所述上漏斗的大口端位于所述上漏斗的小口端的上方,所述上漏斗的側壁上開設有與所述上漏斗的內腔連通的取水樣口,所述取水樣口上設置有水閥,所述上漏斗的大口端貼合于所述濾板的下表面設置,所述上漏斗的小口端與所述下漏斗的小口端連通,所述下漏斗的小口端位于所述下漏斗的大口端的上方。
優選地,所述接料件還包括調節閥,所述調節閥的進口與所述上漏斗的小口端連通,所述調節閥的出口與所述下漏斗的小口端連通。
優選地,所述接料件還包括灑水器,所述灑水器位于所述下漏斗的內腔內,所述灑水器的進口與所述調節閥的出口連通,所述灑水器的出口朝下設置。
優選地,各個所述采樣機構均還包括水準器,所述水準器設置于所述下漏斗上。
優選地,各個所述采樣機構均還包括環刀,所述環刀呈圓環形且同軸固定于所述下漏斗的大口端的下方。
優選地,各個所述采樣機構均還包括支撐板,所述支撐板與所述濾板固定連接。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可分層取樣的土壤淋溶原位監測試驗方法,適應于所述可分層取樣的土壤淋溶原位監測試驗裝置,包括:
在待研究的土壤層上挖掘出一坑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江大學,未經長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874848.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