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阻抗匹配的射頻收發電路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874099.8 | 申請日: | 2021-07-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47238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01 |
| 發明(設計)人: | 夏長權;時壯壯;朱穎;徐思韻;陸文峰;朱金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揚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4B1/40 | 分類號: | H04B1/4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禹為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2 | 代理人: | 王曉東 |
| 地址: | 225009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阻抗匹配 射頻 收發 電路 | ||
本發明提供一種基于阻抗匹配的射頻收發電路,其包括,射頻收發單元,所述射頻收發單元包括發射端模塊、接收端模塊,所述接收端模塊連接所述發射端模塊,所述接收端模塊用于接收第一信號,所述發射端模塊用于發射第二信號;以及,阻抗匹配單元,所述阻抗匹配單元連接所述接收端模塊,所述阻抗匹配單元用于對所述接收端模塊進行阻抗匹配,本發明通過濾波器優化、射頻芯片的接收端優化、阻抗匹配,使得天線端獲得最大的發射功率,并且極大增強了線路的抗干擾能力。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射頻收發電路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基于阻抗匹配的射頻收發電路。
背景技術
物聯網是指通過各種信息傳感器、射頻識別技術、全球定位系統、紅外感應器、激光掃描器等各種裝置與技術,實時采集各種需要的信息,通過各類網絡接入,實現物與物、物與人的泛在連接,達到對物品和過程的智能化感知、識別和管理的目的,這其中射頻模塊起到的發射并接收信息的作用尤為重要。
目前,我們已知的影響通信質量的關鍵因素為射頻模塊的發射功率、接收靈敏度以及PCB布局,因射頻芯片的發射功率和接收靈敏度是固定的,因此一般從優化PCB布局方面來改善系統的抗干擾能力,但是現有技術中存在整個射頻通路上的阻抗失衡問題,射頻電路傳導的靈敏度低,影響發射功率。
發明內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發明的實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簡要介紹一些較佳實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請的說明書摘要和發明名稱中可能會做些簡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說明書摘要和發明名稱的目的模糊,而這種簡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發明的范圍。
因此,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阻抗失衡、靈敏度低的缺陷,從而提供一種基于阻抗匹配的射頻收發電路。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基于阻抗匹配的射頻收發電路,其包括,射頻收發單元,包括發射端電路模塊、接收端電路模塊,所述發射端電路模塊連接接收端電路模塊;濾波器單元,連接射頻收發單元;以及,阻抗匹配單元,用于濾波器單元的輸出阻抗與射頻收發單元的輸入阻抗之間的共軛匹配。
作為本發明所述的基于阻抗匹配的射頻收發電路的一種優選方案,其中:所述發射端電路模塊、接收端電路模塊的公共端部分連接有第一隔直電容。
作為本發明所述的基于阻抗匹配的射頻收發電路的一種優選方案,其中:所述濾波器單元兩端設置為50Ω。
作為本發明所述的基于阻抗匹配的射頻收發電路的一種優選方案,其中:還包括,天線單元,連接所述濾波器單元的第一端,所述濾波器單元的第二端連接所述射頻收發單元,所述天線單元的工作頻率為一預設值。
作為本發明所述的基于阻抗匹配的射頻收發電路的一種優選方案,其中:所述天線單元連接第二隔直電容,所述第二隔直電容連接所述濾波器單元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端上有兩個濾波電容。
作為本發明所述的基于阻抗匹配的射頻收發電路的一種優選方案,其中:還包括,差分電路單元,一端連接所述濾波器單元的第二端,另一端連接所述射頻收發單元。
作為本發明所述的基于阻抗匹配的射頻收發電路的一種優選方案,其中:所述差分電路單元包括巴侖電路模塊,所述巴侖電路模塊連接所述發射端電路模塊、接收端電路模塊的公共端部分。
作為本發明所述的基于阻抗匹配的射頻收發電路的一種優選方案,其中:所述差分電路單元還包括差分線路模塊,所述差分線路模塊的傳輸幅度相等且相位相反。
作為本發明所述的基于阻抗匹配的射頻收發電路的一種優選方案,其中:所述差分線路模塊的差分線平行且等長。
作為本發明所述的基于阻抗匹配的射頻收發電路的一種優選方案,其中:所述發射端電路模塊、接收端電路模塊的連接處為參考點(K),參考點(K)至射頻芯片端的阻抗為第一阻抗,參考點(K)至天線單元的阻抗為第二阻抗,所述第一阻抗與所述第二阻抗相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揚州大學,未經揚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874099.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機制砂的細度模數控制系統
- 下一篇:一種旋轉切割工裝的切割限位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