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沉管隧道鋼殼隔艙密封檢驗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873046.4 | 申請日: | 2021-07-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60734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05 |
| 發明(設計)人: | 黃獻青;夏豐勇;鄒哲;何開平;梁劍明;蔣巍;劉迪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船黃埔文沖船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M3/04 | 分類號: | G01M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王亞瓊 |
| 地址: | 510715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隧道 隔艙 密封 檢驗 方法 | ||
1.一種沉管隧道鋼殼隔艙密封檢驗方法,其特征在于,沉管隧道鋼殼包括多個塊體,所述塊體包括多個隔艙(100),所述隔艙(100)設置于同一平面內,且多行多列布置,所述隔艙(100)設置有澆筑孔(101)和多個透氣孔(102);所述沉管隧道鋼殼隔艙密封檢驗方法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1、根據所述隔艙(100)的布置方式,制定檢驗順序路線圖;
步驟S2、使用密封塞(300)將多個所述隔艙(100)的所述澆筑孔(101)和所述透氣孔(102)進行封堵;
步驟S3、按照所述檢驗順序路線圖,逐個對所述隔艙(100)抽真空并檢驗相鄰所述隔艙(100)的進氣情況,直至完成所述塊體的所有所述隔艙(100)的密封檢驗。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沉管隧道鋼殼隔艙密封檢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S1中還包括:根據所述檢驗順序路線圖,對所述隔艙(100)按照位置順序進行編號。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沉管隧道鋼殼隔艙密封檢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3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31、打開待檢驗隔艙(200)的所述透氣孔(102),進行抽氣,使所述待檢驗隔艙(200)成為真空艙;
步驟S32、打開所述待檢驗隔艙(200)相鄰的多個所述隔艙(100)的所述透氣孔(102),觀察進氣情況,并進行密封性能判斷;
步驟S33、根據判斷結果進行密封檢驗;
步驟S34、封堵所述待檢驗隔艙(200)的所述透氣孔(102)和相鄰所述隔艙(100)的所述透氣孔(102);
步驟S35、重復所述步驟S31-所述步驟S34,直至完成所有所述隔艙(100)的密封檢驗。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沉管隧道鋼殼隔艙密封檢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S31中,將抽氣設備的抽氣管(400)連通所述透氣孔(102),使用所述抽氣設備對所述待檢驗隔艙(200)進行抽氣。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沉管隧道鋼殼隔艙密封檢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S31中,所述抽氣設備的抽氣時間為3min-7min。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沉管隧道鋼殼隔艙密封檢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31還包括:使用密封套管(500)對所述抽氣管(400)和所述透氣孔(102)的連接處進行密封。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沉管隧道鋼殼隔艙密封檢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33還包括:根據檢驗結果對所述待檢驗隔艙(200)和/或相鄰所述隔艙(100)進行密封修補。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沉管隧道鋼殼隔艙密封檢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S1中,還包括:制定實施工藝方案和安全規范,并對現場操作人員進行工藝交底和安全交底。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沉管隧道鋼殼隔艙密封檢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S1之前,還包括:所述沉管隧道鋼殼按照封艙路線圖完成單體拼接,形成獨立的隔艙(100)。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沉管隧道鋼殼隔艙密封檢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S3之后,還包括:重復所述步驟S1-所述步驟S3,直至完成所有所述塊體的所有所述隔艙(100)密封檢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船黃埔文沖船舶有限公司,未經中船黃埔文沖船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873046.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