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圓極化倍頻程超寬帶天線單元及陣列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873023.3 | 申請日: | 2021-07-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59468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02 |
| 發明(設計)人: | 劉又嘉;譚秋意;黃海燕;魯國林;鄭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兩江衛星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Q1/36 | 分類號: | H01Q1/36;H01Q1/38;H01Q1/50;H01Q21/00;H01Q21/06 |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史麗紅 |
| 地址: | 401120 重慶***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極化 倍頻 寬帶 天線 單元 陣列 | ||
1.一種圓極化倍頻程超寬帶天線單元,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Vivaldi天線(1)與第二Vivaldi天線(9);所述第一Vivaldi天線(1)與所述第二Vivaldi天線(9)呈垂直正交設置,用于產生相位差為90°的電信號,形成左旋圓極化波或右旋圓極化波;
所述第一Vivaldi天線(1)包括第一介質基板以及輻射貼片(2),且所述輻射貼片(2)對稱的設置于所述第一介質基板上;
所述輻射貼片(2)上設有扼流槽組與饋電結構,所述饋電結構用于饋以相位差為90°的信號,并在空中形成圓極化波;
所述扼流槽組用于改變輻射臂的表面電流分布、改善口徑寬度以及改善天線輻射性能;
所述第二Vivaldi天線(9)的結構設置與所述第一Vivaldi天線(1)的結構設置相同。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圓極化倍頻程超寬帶天線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饋電結構包括饋電帶線(7)、第一槽線開路腔(6)、第二槽線開路腔(8)以及短路終端(5),所述第一槽線開路腔(6)與所述第二槽線開路腔(8)均設置在所述第一介質基板的邊緣,且關于所述第一介質基板的中軸線對稱設置;所述短路終端(5)設置在所述第一槽線開路腔(6)上方;所述饋電帶線(7)圍繞所述第二槽線開路腔(8)設置,且為帶狀線饋電;所述槽線開路腔用于調整饋電位置。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圓極化倍頻程超寬帶天線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輻射貼片(2)由指數曲線圍成,且所述扼流槽組設置在所述輻射貼片(2)的中軸線處,所述饋電結構設置在所述扼流槽組的下方。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圓極化倍頻程超寬帶天線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扼流槽組包括若干等間距設置的第一扼流槽(3)與若干等間距設置的第二扼流槽(4),且所述第一扼流槽(3)與所述第二扼流槽(4)平行設置。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圓極化倍頻程超寬帶天線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扼流槽(3)與所述第二扼流槽(4)均為矩形扼流槽,且所述第一扼流槽(3)的長度小于所述第二扼流槽(4)的長度。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圓極化倍頻程超寬帶天線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扼流槽(3)與所述介質基板的中軸線呈角度設置,所述第二扼流槽(4)與所述介質基板中軸線的角度與所述第一扼流槽(3)設置的角度相同。
7.根據權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一種圓極化倍頻程超寬帶天線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路終端(5)為扇形結構或方形結構。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圓極化倍頻程超寬帶天線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線開路腔(7)的形狀與所述第二槽線開路腔(8)的形狀均為為半圓形結構或多邊形結構。
9.一種圓極化倍頻程超寬帶天線陣列,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如權利要求1~8所述的圓極化倍頻程超寬帶天線單元,且所述天線單元呈陣列的形式均勻排布。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兩江衛星移動通信有限公司,未經重慶兩江衛星移動通信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873023.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