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動兩輪車NFC多卡解鎖控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871952.0 | 申請日: | 2021-07-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86882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16 |
| 發明(設計)人: | 畢宏濤;戴仕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軒途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H5/00 | 分類號: | B62H5/00;B60R25/24 |
| 代理公司: | 蕪湖安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趙中英 |
| 地址: | 215600 江蘇省蘇州市張家港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動 兩輪車 nfc 解鎖 控制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電動兩輪車NFC多卡解鎖控制方法,所述電動兩輪車包括NFC模塊和BCM模塊,NFC模塊周期性的處于尋卡工作狀態,在尋卡時若讀取到NFC卡片的ID,則通過對比判斷讀取ID是否為已存儲的ID,若否,則發送非法身份聲明和卡ID至BCM,然后休眠;若是,發送合法身份聲明和卡ID至BCM,BCM控制車輛解鎖啟動;同時判斷讀取的ID是否為主卡ID,若是,在滿足自主學習模式條件后進入學習模式,在學習模式下讀取新的NFC的ID信號并進行存儲。本發明的優點在于:通過對NFC解鎖方法的重新設計使得NFC支持多卡解鎖且可以自學習多個NFC終端設備作為解鎖卡片來解鎖車輛,提高車輛解鎖的方便化、智能化程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動車智能解鎖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電動兩輪車NFC多卡解鎖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電動兩輪車作為出行代步的快捷交通工具,在日常使用中非常頻繁且具備較大的保有量,現有技術的電動車的解鎖一般采用機械鑰匙,隨著智能化的發展,NFC解鎖電動兩輪車逐漸發展開來,然而基于NFC解鎖車輛的電動車,廠家出廠一般僅配備一個或兩個NFC卡片鑰匙,無法滿足人們對于鑰匙數量的要求,如家庭多人使用;而且NFC卡片實際上攜帶不方便,現有技術穿戴設備也具備NFC功能,如果要實現多個NFC卡片解鎖車輛或實現具有NFC的穿戴設備來解鎖車輛就需要對NFC解鎖的方法進行重新設計,現有技術中并未發現有關技術方案。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電動兩輪車NFC多卡解鎖控制方法,通過對NFC解鎖方法的重新設計使得NFC支持多卡解鎖且可以自學習多個NFC終端設備作為解鎖卡片來解鎖車輛,提高車輛解鎖的方便化、智能化程度。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電動兩輪車NFC多卡解鎖控制方法,所述電動兩輪車包括NFC模塊和BCM模塊,NFC模塊周期性的處于尋卡工作狀態,在尋卡時若讀取到NFC卡片的ID,則通過對比判斷讀取ID是否為已存儲的ID,若否,則發送非法身份聲明和卡ID至BCM,然后休眠;若是,發送合法身份聲明和卡ID至BCM,BCM控制車輛解鎖啟動;同時判斷讀取的ID是否為主卡ID,若是,在滿足自主學習模式條件后進入學習模式,在學習模式下讀取新的NFC的ID信號并進行存儲。
滿足自主學習模式條件為:當檢測到主卡ID且持續時間達到設定時間閾值后,進入學習模式。
在進入自主學習模式后,實時嘗試讀取NFC卡片ID,若達到自主學習模式時間閾值后仍未讀取到新的NFC卡片ID,則退出學習模式,進入休眠;在自主學習模式時間閾值內讀取到新的ID后,對新的NFC卡ID進行存儲操作完成后退出自主學習模式。
在進入學習模式后,在自主學習時間閾值內,NFC模塊周期性的尋卡,讀取NFC的ID,若讀取的ID與已經存儲的ID相同,則不做處理;若讀取的ID與已經存儲的ID不同,則存儲該讀取到的ID,并更新存儲地址發送學碼成功命令至BCM。
NFC模塊進入學習模式后,發送進入學習模式命令至BCM;
當在學習模式下,NFC模塊存儲新的NFC卡ID后發送學碼成功命令至BCM;
當進入學習模式時間達到學習模式時間閾值后NFC模塊退出學碼模式,NFC模塊發送退出學碼模式命令至BCM;
BCM與NFC模塊之間采用校驗和加解密方式進行通訊,BCM在接收到進入學習模式命令、學碼成功命令、退出學碼模式命令后通過車載的人機交互模塊提示用戶。
NFC在工作模式下,當非存儲卡接近NFC模塊,NFC模塊發送非法標志和卡ID至BCM,BCM不做處理;當已存儲卡靠近NFC模塊,NFC模塊發送合法標志和卡ID至BCM,BCM收到合法標志對車輛狀態進行切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軒途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蘇州軒途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87195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