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檢測用鮮食棗預處理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871278.6 | 申請日: | 2021-07-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607518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9-19 |
| 發明(設計)人: | 李慧;李百云;賈永華;沈甜;陳衛平;牛銳敏;顏秀娟;許澤華;岳海英;黃小晶;李曉龍;魏天軍;田梅;趙云霞;高晶霞;裴紅霞;張建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夏農林科學院園藝研究所(寧夏設施農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 主分類號: | G01N1/28 | 分類號: | G01N1/28;G01N1/34;G01N33/02 |
| 代理公司: | 寧夏君創未來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64107 | 代理人: | 鄭重 |
| 地址: | 750000 寧夏回族*** | 國省代碼: | 寧夏;6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檢測 鮮食 預處理 裝置 | ||
本發明提出的檢測用鮮食棗預處理裝置,包括擠壓管,棗核導管、果肉導管和頂桿,擠壓管的側壁上開設有投料口,投料口的兩側設置有橫向切割刀,棗核導管和果肉導管設置在擠壓管的端部,棗核導管的端部設置有第一環狀切割刀,果肉導管的端部設置有第二環狀切割刀,頂桿設置在擠壓管內,利用設置在投料口上的橫向切割刀,將鮮棗的兩端切除,再通過頂桿將鮮棗推向棗核導管和果肉導管,利用棗核導管和果肉導管端部設置的環狀切割刀,將鮮棗的棗核、果肉和果皮切割分離,同時果肉分離腔內設置的若干縱向切割刀,將果肉進行分割排出,本裝置可實現連續作業,操作安全簡便,省時省力,實現了快速去核去皮的功能,提高了對鮮棗的檢測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鮮棗品質檢測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檢測用鮮食棗預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鮮棗品質評價對鮮棗采后附加值和鮮棗后續上產加工具有重要的意義,在鮮棗品質評價中,含水量,可溶性固形物影響果實內部口感,蛋白質含量,維生素含量影響果實的內部口感,上述指標直接影響水果的定級和定價。因此在鮮棗大量上市時,需要對鮮棗VC、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等含量進行檢測。而檢測前需將鮮棗進行去核、去皮、果肉粉碎等預處理。
目前,將鮮棗去核、去皮通常采用的處理的方式為先將鮮果去核,再進行人工削皮處理,但該方式操作過程中費時費力,工作效率低,導致對鮮棗的檢測效率不高,同時在去皮過程中,果肉暴露時間過長還會存在部分物質被氧化,導致檢測結果不精確。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檢測用鮮食棗預處理裝置,以解決在檢測鮮棗時,快速將鮮棗去核去皮的問題。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檢測用鮮食棗預處理裝置,包括擠壓管,棗核導管、果肉導管和頂桿,所述擠壓管的側壁上開設有投料口,投料口的兩側設置有橫向切割刀,所述棗核導管和果肉導管設置在擠壓管的端部,與擠壓管同軸設置,棗核導管設置在果肉導管內,所述棗核導管與擠壓管接觸的端部設置有第一環狀切割刀,所述果肉導管與擠壓管接觸的端部設置有第二環狀切割刀,所述棗核導管的外壁與果肉導管的內壁之間形成果肉分離腔,所述果肉導管的外壁與擠壓管的內壁之間形成果皮分離腔,所述果肉分離腔和果皮分離腔內設置有若干縱向切割刀,所述頂桿設置在擠壓管遠離棗核導管和果肉導管的一端,穿入擠壓管,且可以向棗核導管和果肉導管的方向往復運動。
優選的,所述橫向切割刀安裝在擠壓管的外壁上,包括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所述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之間的間距可調。
優選的,所述頂桿穿入擠壓管的一端設置有頂塊,遠離頂塊的一端設置有按壓手柄。
優選的,所述按壓手柄與擠壓管之間設置有彈性件,所述彈性件用于使頂桿回位。
優選的,所述擠壓管的端部設置有手持架。
優選的,所述擠壓管的端部設置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內設置有果皮收集倉和果肉收集倉,所述果皮收集倉與果皮分離腔聯通,所述果肉收集倉與果肉分離腔聯通。
優選的,所述果皮收集倉與果肉收集倉之間設置有隔板。
優選的,所述果肉收集倉內設置有果肉粉碎裝置。
優選的,所述棗核導管遠離設置第一環狀切割刀的一端開設有棗核出口。
優選的,棗核導管靠近棗核出口的一端設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與收集箱可拆卸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夏農林科學院園藝研究所(寧夏設施農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未經寧夏農林科學院園藝研究所(寧夏設施農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87127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