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氣化爐渣的資源化處理方法與利用流程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868366.0 | 申請日: | 2021-07-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528213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6-20 |
| 發明(設計)人: | 王俊;王超;張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內蒙古伊泰化工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0L9/10 | 分類號: | C10L9/10;C10L5/00;F23K1/00;F23K3/00;B09B3/38;B09B3/40;B09B3/70;B09B101/55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覃蛟 |
| 地址: | 017400 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杭錦旗*** | 國省代碼: | 內蒙古;1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氣化 爐渣 資源 處理 方法 利用 流程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氣化爐渣的資源化處理方法與利用流程,氣化爐渣的資源化處理方法,包括:將氣化爐渣與生石灰按照一定的質量比混合,然后靜置,實現氣化爐渣的固化。將經過固化的氣化爐渣與燃煤混合送入鍋爐進行摻燒,可以直接回收能源減少燃料煤使用,實現氣化爐渣的減量化。同時混摻物進入爐內焚燒,產生的氧化鈣可以與二氧化硫發生反應,最終形成硫酸鈣,起到一定的爐內脫硫作用,同時減少后續脫硫中液氨的使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固廢處理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氣化爐渣的資源化處理方法與利用流程。
背景技術
氣化爐渣是煤在氣化爐中燃燒氣化后的固體殘留物,是煤中礦物質在煤氣化過程中經過一系列分解、化合反應生成的產物。氣化爐渣的成分受原料煤的組成、灰分含量及氣化工藝等因素的影響,主要由SiO2、Al2O3、CaO和殘炭等組成,屬于一般固體廢棄物。大型煤氣化裝置產生的爐渣總量十分龐大,而目前相對于廢水、廢氣,煤化工固體廢物的管理相對滯后。氣化爐渣目前應用比較單一,有效處理程度不高,由于爐渣綜合利用的途徑有限,如此大的氣化爐渣產生量,一方面運輸和填埋費用較高,另一方面填埋占用較多土地,同時伴有一定的環境污染。
基于以上,尋求對氣化爐渣進行資源化利用的一種技術,最終實現廢物的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管理。
鑒于此,特提出本發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氣化爐渣的資源化處理方法與利用流程。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
本發明提供一種氣化爐渣的資源化處理方法,將氣化爐渣與生石灰按照質量比為89-92:8-11攪拌混合均勻,實現氣化爐渣的固化。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氣化爐渣的資源化利用流程,將燃料煤與氣化爐渣資源化利用得到的第一混合物按照質量比為9-11:1拌混合得到第二混合物,然后將第二混合物送入爐內摻燒。
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提供一種氣化爐渣的資源化處理方法與利用流程,氣化爐渣的資源化處理方法包括:將氣化爐渣與生石灰按照比例混合,經過靜置,生石灰可反應吸水、同時放熱蒸發水分,將氣化爐渣很好的固化,形成松散狀物體,以利于回收氣化爐渣中的碳的熱量,其次,將經過固化的氣化爐渣與燃煤混合送入爐內進行摻燒,可以直接回收能源減少燃料煤使用,實現氣化爐渣的減量化。同時混摻物進入爐內焚燒,產生的氧化鈣可以與二氧化硫發生反應,最終形成硫酸鈣,起到一定的爐內脫硫作用,同時減少后續脫硫中液氨的使用。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應當理解,以下附圖僅示出了本發明的某些實施例,因此不應被看作是對范圍的限定,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相關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1中的氣化爐渣與生石灰以質量比為98:2混合,經過6h靜置得到的固化的氣化爐渣的外觀形貌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2中的氣化爐渣與生石灰以質量比為95:5混合,經過6h靜置得到的固化的氣化爐渣的外觀形貌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3中的氣化爐渣與生石灰以質量比為92:8混合,經過6h靜置得到的固化的氣化爐渣的外觀形貌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4中的氣化爐渣與生石灰以質量比為89:11混合,經過6h靜置得到的固化的氣化爐渣的外觀形貌圖;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5中的氣化爐渣與生石灰以質量比為86:14混合,經過6h靜置得到的固化的氣化爐渣的外觀形貌圖;
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氣化爐渣利用的流程的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內蒙古伊泰化工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內蒙古伊泰化工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86836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