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雙極板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867570.0 | 申請日: | 2021-07-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59448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02 |
| 發明(設計)人: | 宋鵬翔;胡曉;譙耕;夏曉健;林德源 | 申請(專利權)人: | 全球能源互聯網歐洲研究院;全球能源互聯網研究院有限公司;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國家電網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8/0213 | 分類號: | H01M8/0213;H01M8/0226;B29C43/5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陽光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張均瑩 |
| 地址: | 德國柏林康德***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極板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雙極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復合聚合物填料包括聚乙烯、聚酰胺、聚硅氧烷、聚醚醚酮、聚酰亞胺、聚苯硫醚或聚苯并咪唑中的至少一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極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粒徑的分布如下:石墨顆粒中95%的顆粒粒徑<75μm,50%的顆粒粒徑<25μm,20%的顆粒粒徑<15μm;所述石墨顆粒比表面積300-600m2/g。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雙極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黑粒徑的分布如下:碳黑顆粒中95%的顆粒粒徑<50μm,50%的顆粒粒徑<15μm,20%的顆粒粒徑<5μm;所述碳黑顆粒比表面積100-500m2/g。
4.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雙極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鈦粒徑分布如下:碳化鈦顆粒中95%的顆粒粒徑<150μm,50%的顆粒粒徑<65μm,20%的顆粒粒徑<25μm。
5.一種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雙極板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按照配方取碳化鈦、石墨、碳黑和復合聚合物填料,制備成預制體;
將得到的預制體進行加熱加壓制成雙極板。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雙極板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備預制體步驟之前,還包括預先將碳化鈦和石墨的混合粉體加入有機溶液中,混勻后烘干;
可選的,所述有機溶液為二甲基亞砜和乙醇的混合物;
可選的,所述二甲基亞砜與乙醇的體積比為1∶1.2-1∶2.0;
可選的,所述有機溶液與混合粉體的質量比為4∶1-8∶1。
7.根據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雙極板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備預制體步驟中,將原料進行球磨混合,球磨條件為:球料比為1∶1,轉速200-300rmp,采用正反向循環間歇式球磨,球磨時長至少420分鐘以上。
8.根據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雙極板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溫度為160~220℃,加熱時長為12-15min。
9.根據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雙極板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步驟采用梯度變溫程序加熱,梯度變溫程序如下:室溫升至160℃-220℃后,保溫12-15分鐘,然后以≤3K/min的降溫速率緩慢降溫至100℃-105℃。
10.根據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雙極板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壓條件為10bar~40bar;
可選的,所述加壓步驟中采用梯度變壓程序加壓,梯度變壓程序如下:模具開啟7-17秒,加料20-30秒,模具閉合10-20秒內壓力從零升至10bar~40bar,固化周期73-120秒,開模取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全球能源互聯網歐洲研究院;全球能源互聯網研究院有限公司;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未經全球能源互聯網歐洲研究院;全球能源互聯網研究院有限公司;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867570.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