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透鏡的光線控制方法、基于透鏡的航空障礙燈及電子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867556.0 | 申請日: | 2021-07-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551201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6-30 |
| 發明(設計)人: | 陳鵬;張賓;陸洋;楊洋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華機電(太倉)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1V5/04 | 分類號: | F21V5/04;F21W111/00;F21Y115/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張萌 |
| 地址: | 215400 江蘇省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透鏡 光線 控制 方法 基于 航空 障礙 電子設備 | ||
1.一種透鏡的光線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鏡包括:發光腔體、入光面、反射面及出光面,所述發光腔體內存在發光元件,所述入光面與所述反射面連接,所述反射面與所述出光面連接,所述發光腔體由所述入光面半包圍組成;所述方法包括:
當所述發光元件向所述入光面發出第一光線時,控制所述入光面將所述第一光線折射向反射面和/或出光面;
當所述第一光線折射向反射面時,控制所述反射面向所述出光面反射所述第一光線,并控制所述出光面對所述第一光線進行折射,得到折射出的第一目標光線;
當所述第一光線折射向出光面時,控制所述出光面對所述第一光線進行折射,得到折射出的第二目標光線;
所述入光面包括第一半圓弧和偏光聚光器,所述第一半圓弧的第一曲率的范圍是0.072-0.076,所述偏光聚光器的第二曲率的范圍是0.047-0.175;當所述發光元件向所述入光面發出第一光線時,控制所述入光面將所述第一光線折射向反射面和/或出光面的步驟,包括:
當所述發光元件向所述入光面發出第一光線時,控制所述第一半圓弧將所述第一光線折射向反射面,和/或控制所述偏光聚光器將所述第一光線折射向出光面;
所述偏光聚光器是非對稱結構,當第一光線經所述偏光聚光器折射到中間凹槽表面,并經所述中間凹槽表面折射出去的第二目標光線滿足透鏡的垂直角-1度光強是0度光強的4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透鏡的光線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面包括兩個側面,所述側面的第三曲率的范圍是0.025-0.198。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透鏡的光線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光面包括所述透鏡的頂部平面及中間凹槽表面;當所述第一光線折射向反射面時,控制所述反射面向所述出光面反射所述第一光線,并控制所述出光面對所述第一光線進行折射,得到折射出的第一目標光線的步驟,包括:
當所述第一光線折射向反射面時,控制所述反射面向所述頂部平面反射所述第一光線,并控制所述頂部平面對所述第一光線進行折射,得到折射出的第一目標光線。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透鏡的光線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當所述第一光線折射向出光面時,控制所述出光面對所述第一光線進行折射,得到折射出的第二目標光線的步驟,包括:
當所述第一光線折射向所述中間凹槽表面時,控制所述中間凹槽表面對所述第一光線進行折射,得到折射出的第二目標光線。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透鏡的光線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鏡的材質包括:PMMA、PC和/或玻璃。
6.一種基于透鏡的航空障礙燈,其特征在于,所述航空障礙燈包括如上述權利要求1-5中的所述透鏡的光線控制方法中提供的透鏡,所述透鏡包括:發光腔體、入光面、反射面及出光面,所述發光腔體內存在發光元件,所述入光面與所述反射面連接,所述反射面與所述出光面連接,所述發光腔體由所述入光面半包圍組成;所述航空障礙燈包括:
第一控制模塊,用于當所述發光元件向所述入光面發出第一光線時,控制所述入光面將所述第一光線折射向反射面和/或出光面;
第二控制模塊,用于當所述第一光線折射向反射面時,控制所述反射面向所述出光面反射所述第一光線,并控制所述出光面對所述第一光線進行折射,得到折射出的第一目標光線;
第三控制模塊,用于當所述第一光線折射向出光面時,控制所述出光面對所述第一光線進行折射,得到折射出的第二目標光線;
所述入光面包括第一半圓弧和偏光聚光器,所述第一半圓弧的第一曲率的范圍是0.072-0.076,所述偏光聚光器的第二曲率的范圍是0.047-0.175;第一控制模塊用于:
當所述發光元件向所述入光面發出第一光線時,控制所述第一半圓弧將所述第一光線折射向反射面,和/或控制所述偏光聚光器將所述第一光線折射向出光面;
所述偏光聚光器是非對稱結構,當第一光線經所述偏光聚光器折射到中間凹槽表面,并經所述中間凹槽表面折射出去的第二目標光線滿足透鏡的垂直角-1度光強是0度光強的4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華機電(太倉)有限公司,未經南華機電(太倉)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867556.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